下雨的時候,也會到橡膠林里去收集別人來不及收的橡膠。有時候,雷閃電鳴的,她一個人穿梭在橡膠林里,飛快地收集橡膠杯子里的橡膠。
一點一點。
不怕風雨,不怕雷鳴。
她小學的時候,也會幫別人摘桉葉賺錢。阿爸記得有一次,因為沒有收到錢,陳知年直接哭了。
那次,在上學的路上,鄰居真好在山里摘桉葉,然后和陳知年說‘你幫我摘一個小時的桉葉,我給你五角。’
陳知年認認真真的幫對方摘了一個多小時,但對方沒有付錢。甚至一句感謝的話都沒有,就讓陳知年上學去了。
陳知年從小就是個堅強的孩子,很少哭。在阿爸的記憶里,三歲過后的陳知年真的很少很少哭,她哭的次數兩個巴掌也能數的過來。
但是,那一次陳知年哭了。
默默地流眼淚。
沒有人知道她在哭什么。
但從那以后,陳知年就再也沒有幫鄰居摘過桉葉,也沒有幫別人摘過,她都是自己摘了賣給別人熬油。
“阿爸,你居然還記著?”陳知年很驚訝,“我都快忘記了。”如果不是阿爸說起,陳知年真的要忘記這件事了。
當時為什么要哭?
并不是因為錢,是因為她第一次知道原來大人的話不可信,原來大人說話就好像放屁,原來大人就可以說話不算數。
莫名的,她就覺得難過,想哭。
“你不會忘記的。”阿爸太了解陳知年了,“那五角錢,你是要記一輩子的。”關于錢,陳知年總是記憶深刻。
“其實,你也不想想,在一分錢能買十個糖的時候,她怎么可能給你五角?人家一天也賺不到五角,你一個小時”阿爸在叨叨念,教育陳知年不能太貪心。
陳知年撇撇嘴,“又不是我要的。是她主動說要給我五角的。”
“你相信,是因為你沒有腦子。”
聰明的人都不會相信有天上掉餡餅的事。
陳知年鼓著腮,“我被套路了。”
“不是。是別人利用了你的貪財。”
阿爸淡淡的撇了陳知年一眼,“我倒是希望你能一直記住這件事,明白,過猶不及。一些超出常理的事情,就要多想。不能因為利潤大,就忽略其他的可能性。”
“現在的建材的確賺錢,但上面不可能讓建材一直漲價下去,不可能讓建材業一直混亂的,總會被調控所以,該收手的時候就不能猶豫,該舍的時候就不能貪知年,寧愿少賺一些,也不能賭一個僥幸。”
“哇。阿爸,我發現你懂很多耶。”陳知年表情夸張,一臉的敬佩。
阿爸抿抿嘴,“別搞怪。”
“阿爸,你放心。我的精力主要在‘幸福家居’”突然,陳知年發現自己說漏嘴了。
“‘幸福家居’?”阿爸看向陳知年,“你還有什么事滿著我?趕緊交代。”阿爸雙眼冒火,不知道女兒又干了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
他的心情啊。
五味雜陳。
復雜。
陳知年訕訕,“嘻嘻。”
“趕緊的。別嬉皮笑臉。”阿爸瞪著陳知年,“好好說。”家里的幾個孩子,阿爸別說打,就連罵都很少。
其實,除了大弟,阿爸幾乎沒有罵過其他包括陳知年在內的三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