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后,陳知年終于能出院。
因為有孩子,所以東西不少,大包小包的大部分都是孩子的東西,衣服、奶粉、玩具等等。陳知年生孩子后,不少朋友來看望她都送了禮物。
明明就是她受苦生孩子,但禮物卻全部是給孩子的。
外公推著嬰兒車,周辭白抱著陳知年,仍然不讓她走路,不讓她吹風。因為剛生產后就大哭了幾場,陳知年的身體恢復得不好,甚至有些虛弱。
生孩子前白里透紅的臉色也變得蒼白,透亮的眼神也變得滄桑無神色。看著這樣的陳知年,周辭白是滿心的疼,但卻又無可奈何。
周辭白只希望兇手盡快落網,然后陳知年開始新的生活,不要再沉浸在過去的痛苦里。兇手一天沒落網,陳知年就一天不能放下。
自從認識后,周辭白第一次見到神情懨懨的陳知年。在周辭白的印象中,陳知年是個很有阿q精神的姑娘,不管遇到什么事,她都能很快調節自己的情緒,分分鐘神采奕奕,分分鐘斗志昂揚。
很少會見到陳知年情緒低落的時候。
即使偶爾情緒低落,也會很快調節好,然后神采奕奕。
這樣無精打采的陳知年,別說周辭白看了心疼,就是外公和舅舅看了也擔心。看著陳知年的臉色一天比一天沒血氣,精神一天比一天差,大家都很擔心她。
幸好周辭白看了不少營養、養生類的書籍,每天變著花樣給陳知年補充營養,讓她不至于因為心情不好,因為情緒不佳而影響了營養健康。
周辭白抱著陳知年,“我們回家去。”
“哈哈。我們的小也要回家了。”外公樂呵呵的逗著嬰兒床里的小也。
小也,是陳知年給兒子起的小名。取自于《詩豳風東山》‘熠燿宵行,伊可懷也’。而宵行指螢火蟲。
陳知年希望以這樣的方式紀念她最好的朋友,但也不希望兒子的人生被寄托太多,所以選了最后的語氣詞。
周辭白笑話她,說可以叫‘小熠’也可以叫‘宵行’,但偏偏選了個‘也’字。如果不是陳知年說,誰也不會把‘也’字和《詩經》聯系在一起。
“別人不需要理解,我自己知道就行。”陳知年也不希望太多人知道兒子的小名和林螢光有關。
兒子沒有義務背負她的想念。而她選這個小名本就自私了。
所以,別人不了解就不解吧。
外公和舅舅卻很喜歡這個小名,說‘小也,也可以叫‘宵夜’。
陳知年覺得也可以,她懷孕的時候也沒少吃宵夜。
至于大名?
外公和舅舅還在翻著字典,想要找一個既好聽又有意義又好寫的名字。為此,外公和舅舅翻了不少書,《詩經》《唐詩宋詞》,還有一些名著等等。
例如周辭白的名字就來自于‘朝辭白帝彩云間’。
陳知年自問文學修養不夠,所以名字的事情就交給外公和舅舅,讓他們幫小也取個讓人耳目一新的好名字。
陳知年一開始并不叫‘知年’,她的小名‘大妹’,大名‘枝暖’。農村的家長給孩子起名字很喜歡‘花、草、枝、云’的一類常見的字和景。
‘枝暖’,枝頭雀暖。她出生的時候接近冬天,北方的鳥飛來南方過冬,樹林里各種鳥兒叫的歡快,但家里院子的果樹上一般只有麻雀。
陳知年剛學寫字的時候,覺得‘枝暖’二字不僅筆畫多,還難寫。
‘知年’是宋文老師給她起的,出自于‘鳴鳩拂羽知年好,齊和楊花踏春草。’陳知年很喜歡這句詩,很喜歡這兩個字。
后來,妹妹和堂妹都根據‘知’字起名,知年,知月,知了。
陳知年是起名廢,所以她很期待外公和舅舅給兒子起名。不過,自從她聽過外公和舅舅爭論后,就有些懷疑外公和舅舅的水平,然后擔憂兒子的名字。
因為外公說,可以叫‘扶蘇’,才貌雙全。陳知年好一會才想起,原來扶蘇就是那個有才華卻沒機會施展的英年早逝的倒霉蛋。
的確才貌雙全,但很可惜命不好。
舅舅則說可以從范仲淹的詩里選,因為范仲淹憂國憂民,希望小也長大后能為國家為社會做貢獻。
外公說范仲淹一再被貶。
舅舅說范仲淹心性闊達。不管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都能泰然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