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尼聽說張老先生是傳說中的‘預言家’,對他想要干涉自己的設計不僅沒有生氣,還很興奮的表示要跟張老先生學習。
“學習你國文化,博大精深。”安東尼用很拗口、很蹩腳的普通話和張老先生說話,他覺得張老先生提出的觀點很實用。而且,很新奇,給他打開了一扇新的學習大門。
“我要多學習。”安東尼像個小學生一樣好學,而且不懂就問,讓張老先生鬧煩得想要罵人。明明就是很常識性的問題,安東尼卻一臉激烈的大喊‘噢。你是天才。我要學習。’
“這兩人竟然能聊起來。”吳慷一臉的懵逼,“他們不是語言不通嗎?雞同鴨講,他們知道對方在說什么嗎?”
安東尼和張老先生比手劃腳,手足舞蹈,但兩人竟然還能心有靈犀。
“他們真的明白對方在說什么?”吳慷很懷疑,他一個旁觀者都聽不明白。但看那兩個人時不時的點點頭,好像很懂的樣子,又迷惑了。
陳知年搖搖頭,她也不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不過,這兩人能相處好,倒是省了她的很多麻煩。
所有設計師應該都不喜歡甲方以外的人指手畫腳,安東尼也是一個主觀意識很強的設計師,在接這個項目之初,安東尼就要求,甲方不得無理干涉他的設計。有用的要求和提議可以有,但不能以‘好像不喜歡’‘感覺不對’‘我也不知道為什么,但就是不喜歡’等為理由干涉設計。
像安東尼這種世界聞名的設計師是很重視靈感的,也重視自己想法的整體性。明明就是一個很好的設計,卻被一群什么都不懂的人修改成四不像,安東尼絕對不能接受這樣的事情。
所以,在答應陳知年接下盈光大廈的設計時,安東尼就有要求,這個要求是被明明白白的寫在合同里的。
合理的有建設性的要求,設計團隊會接受并且做出修改。畢竟,設計師團隊是國外的,對本地的一些人文不了解,可能會有一個思想上的碰撞,可能會碰觸到某些禁忌,這些都需要甲方提出、提醒,甚至指點。
就像陳知年和林螢光都不喜歡蘭花,所以在一開始就提出來,然后設計師團隊會盡量規避這個存在。
設計師不是不愿意修改,是希望大家能尊重設計,有用的提議他們還是愿意接受的。但如果只是‘感覺不對’這樣的無稽之談,他們有權利置之不理。
當然,陳知年也是一個很好說話的甲方,她會在設計前期提出自己的要求,然后就不會再干涉設計師的工作。
然后再看出來的效果圖。
至于其他的?
她看了也不懂。
還不如交給專業人士。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信任。陳知年也相信安東尼絕對會用心做這個設計的,因為盈光大廈可能是安東尼的封山之作。
這個聞名世界的建筑大師,怎么可能讓自己的設計生涯留下遺憾?所以,他設計出了‘流光溢彩’的盈光大廈。
‘波光瀲滟,流光溢彩’這是安東尼設計的盈光大廈的效果圖給人的第一感覺。除了覺得‘太閃’,大家都認可這個設計。
大家一直都覺得安東尼很有個性,很有性格,是一個很倔的老頭。但沒想到,他在張老先生面前卻像個認真學習的小學生。
安東尼是認可張老先生的一些觀點的,“你們文化的水很深。”
看著黑了臉的張老先生,陳知年差點笑了出來。安東尼雖然會說一點點普通話,但絕對是渣七級學生,常常詞不達意。
“應該是:文化淵博,博大精深。”
呵呵。
水很深,的確很深。
張老先生瞪瞪眼,哼。
國內這么多建組師,偏要從國外請。這些‘外國佬’懂什么?話都說不明白。
陳知年已經被張老先生打上崇洋媚外的標簽。如果不是為了陳知年說會以林螢光的名成立慈善基金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張老先生也不會一把年紀了還在這里被一個‘外國佬’煩。
雖然活了一輩子,也經歷過各種不公平,但張老先生依然相信善有善報。林螢光生前就常做慈善,給孤兒院、養老院捐款、資助貧困學生等等。
所以,張老先生愿意為盈光大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希望這棟大廈真的如陳知年期盼的那樣,流光溢彩百年。
因為張老先生用心,也因為他和安東尼的設計團隊也相處甚好,所以陳知年干脆直接花錢請長老先生擔任顧問。
張老先生年紀大了,親人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沒有了,只有一個收養的兒子。陳知年給他的錢,他轉手就捐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