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知年和周辭白為了兒子開學而準備。
“我上幼兒班的時候,阿公就給我買了新書包。”直到現在,陳知年依然對那個新書包記憶猶新,因為那個書包她足足用了七年,從幼兒班到六年級。
其實,真正使用的也就幼兒班到二年級那段時間。從三年級開始,書本逐漸增多,他們就很少使用書包了,一般會把書本放在學校的課桌里。
所以,那個書包特別的耐用,直到陳知年六年級畢業了還用它裝書。
“黃色的書包。布料有些奇怪,有些像革布又有些像帆布,防水還耐用。”現在想起來,那個書包挺時尚的。
誰能想到三元一個的書包能用好幾年?
不過,小學畢業后,陳知年就沒有留意過那個書包,慢慢的想不起來,然后就再也不見了。
到哪里去了?
不知道。
好像突然就想不起來,突然就找不到了。
現在回想起來,她小學時候有很多比較喜歡又記憶猶新的東西,例如黃色的書包,例如紫黑色的算盤,又例如時髦的電子表。
很多東西,都隨著時間而慢慢的淡出視線,然后再也找不到。等再想起的時候,已過經年,早已經物是人非。
曾經有一段時間,陳知年很喜歡阿公買的書包,喜歡背著書包跑步,喜歡書包在后背后一跳一跳的感覺。黃色是書包鮮艷又時尚,絕對是上學、放學路上的一道風景。
也曾經有一段時間,陳知年算盤不離手,時不時的劃拉兩下。她喜歡撥算盤的‘咚咚’聲,喜歡念叨算盤口訣。
還有一段時間她很喜歡舉手回答問題,為的就是炫耀戴在手上的電子表。電子表是阿媽給她買的,獎勵她考了全班第一。
可惜,很快就壞了。
那時候的電子表還不防水,不小心碰到水就壞了。
陳知年小心翼翼的戴,就差把它當祖宗了,但依然不到一年就壞了。讓陳知年難過了很久,一直舍不得扔掉,藏在家里的大木箱子里。
不過,后來不知道怎么的就找不到了。
很多東西都這樣,莫名其妙的就找不大了。
陳知年摸摸手上的機械表,莫名的有些懷念人生的第一個手表,也莫名的有些想人生的第一個書包。
記憶里的書包依然鮮艷,明亮的黃。
“周小也,我告訴你,那個書包真的超級漂亮的。一會,你也買一個黃色的書包好不好?”陳知年晃著兒子的小手建議。
周小也搖搖頭,“我喜歡紅色。”在審美上,周小也和陳知年并沒有太多的距離,兩人都喜歡鮮艷的顏色。
陳知年喜歡也適合一些亮麗的顏色,而周小也也遺傳了她的審美喜歡亮晶晶的東西。
“媽咪,我喜歡紅色。”周小也堅持自己的審美。
“紅色不好看,丑死了。”陳知年撇撇嘴,毫不留情的打擊兒子的審美。
周小也斜著大眼睛,一臉的懷疑,“媽咪,你有很多紅色的衣服。”當然,他也有很多紅色的衣服,因為媽咪喜歡,他也喜歡。
過年的時候,兩人還買了同款的親子小皮靴,紅色的。
陳知年嘴角抽抽,“衣服和書包不一樣。”陳知年試圖說服兒子,“一會經過比較你就知道。黃色會更好看,更亮眼。”
“好吧。”
黃色、紅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好看’兩個字。
周辭白安靜的聽著,沒有發表任何意見,老婆兒子高興就好。
一路上,周辭白開車,陳知年和兒子討論需要買什么。陳知年用紙記錄下來,“衣服、鞋子、書包、文具、玩具”
陳知年撓頭,“還有什么?總覺得漏了什么很重要的東西。”陳知年看向坐在嬰兒坐上的兒子,“親愛的,還缺什么?”
周小也不懂,搖搖頭。他又沒有上過學,哪里知道需要準備什么?
“你呀。讓你提意見,你卻裝沉默,哼。”陳知年捏捏兒子的小臉蛋。說著,陳知年壞笑起來,“周小也,你就不怕我偷偷給你買差差的、丑丑的東西?”
周小也半點不擔心,因為能入他媽眼的就不可能是差差的、丑丑的東西。再說,還有靠譜的爸爸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