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陳晚秋還會和陳知年聊一聊情感話題的。但自從陳知年結婚后,陳晚秋就再也沒有和她聊過情感故事。
陳知年不是不關心陳晚秋,她也希望陳晚秋過得好,幸福快樂的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如果她的關心讓陳晚秋感覺到壓力和尷尬,她寧愿配合著陳晚秋疏遠。
“晚秋結婚,應該和你云嬸有關。”不是所有當媽的都希望女兒好。最起碼,云嬸就不能理直氣壯的說出這句話來。
以前,因為錢讓陳晚秋給別人當小情人,后來也因為錢讓陳晚秋放棄女兒的撫養權。現在,陳晚秋有錢了,又嫌棄陳晚秋一直不結婚讓家里丟臉了。
當然,云嬸煩躁也和村里人有關。
每次村里人聚在一起八卦聊陳知年的成功時,都會帶出一句陳晚秋來。陳知年事業有成,陳晚秋也做生意賺錢,事業上,陳晚秋雖然比不上陳知年,但也讓很多人羨慕妒忌。
但陳知年結婚生子生活幸福,陳晚秋呢?
什么時候嫁人?
再不嫁人就老了。
是不是不打算再嫁人?
村里的人也沒有惡意,就是問一問,為茶余飯后增加調味料。
云嬸本就好強,覺得大家是在諷刺陳晚秋嫁不出去,所以一次次的逼迫陳晚秋盡快找個男人嫁了。
陳晚秋自己找的不靠譜?云嬸就發動親戚朋友給陳晚秋介紹男人。
親戚朋友認識的男人肯定不是陳晚秋自己認識的有錢,但勝在知根知底,勝在人品有保證。可能陳晚秋自己也急了,并沒有反感、反對親戚朋友的介紹。
“你云嬸那張嘴啊。一般人還真受不了。”小嬸搖搖頭,“晚秋也是”也是什么?小嬸突然有些詞窮。
“也是無奈。”
云嬸天天在陳晚秋耳邊念叨‘為什么還不嫁人?’‘嫁不出去嗎?’‘早些嫁人吧。免得讓列祖列宗丟臉。’
一次次的,再堅強的心也要奔潰,陳晚秋的心態出現變化也不意外。陳晚秋和朱暖曾經的經歷一樣,但為什么朱暖走了出來,陳晚秋卻依然在過去了浮沉?
這和家人的態度有很多的關系。
朱暖有弟弟的支持,但陳晚秋卻一次次的被云嬸和家人拖后腿。
想起云嬸那張能‘殺人’的嘴,陳知年微微的嘆口氣,很無奈。如果云嬸一天天的在陳晚秋耳邊念叨,陳晚秋
挑剔的目光慢慢變得隨意和將就,也能理解。
只是,陳知年還是為陳晚秋可惜。
“晚秋選這個老師,應該是因為年紀相當吧。晚秋以前的男朋友年紀”小嬸一言難盡。不過,這是青山鎮很多人家的問題,她也不好多說。
在陳知年賺錢之前,青山鎮很多陳晚秋這樣的姑娘,大家甚至以她們為榮,以她們為榜樣,學習,借鑒。
因為她們能賺錢,能為家里帶來利益。
不需要付出就能得到大筆的錢,誰還去在意這些錢是否干凈?
讓小嬸無語的是,當初讓陳晚秋去給別人當小情人的是云嬸,現在看不起陳晚秋,覺得陳晚秋丟臉的依然是云嬸。
怎么能有這樣的媽?
“聽說,云嬸在過年的時候罵晚秋,說她只配嫁給老男人,讓她不要在意男人是否年紀大,能有人要就趕緊嫁了。”小嬸抿抿嘴。即使她這樣一個外人都覺得云嬸的話很過分,更不要說為家里賺了不少錢的陳晚秋。
陳晚秋應該也想找個年紀小的,反擊云嬸的‘只能嫁給老男人’的說法吧。
這就是陳晚秋和陳知年最大的不同。陳知年會重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但前提是這些意見和建議有建設性,有意義。
像一些放屁的話,陳知年從不放在心上,一直都是左耳進右耳出,管你說的天花亂墜的,她聽著聽著就過濾掉了。
就像小時候,村里的人常和陳知年開玩笑說‘你爸媽不要你了’。對于很多小朋友來說,‘你爸媽不要你了’是一句很惡毒的話,但陳知年卻不當一回事,因為她有自己的認知。
每次別人和她說這句話的時候,她就面無表情的‘哦’一聲。不管別人說多少次,陳知年都沒有把這句話聽入心,讓它隨著耳邊的風飄走。
但陳晚秋不一樣。
陳晚秋是個心思細膩的人,很多事情她不說但會藏在心里。陳晚秋也是一個耳根子軟的人,常常因為聽從別人的建議而忘了自己的本心。
云嬸一遍遍的在陳晚秋耳邊念叨她只能嫁給老男人,肯定會讓陳晚秋羞憤難當,然后想要證明給別人看她不是只能嫁給老男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