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當下就有人把關于蘇舒的資料口頭送了上來。
見真如蘇舒自己所說,只是個混進來的第二專業的學生,黎星當下也沒再多說什么,揮揮手批準了讓蘇舒跟在隊伍里。
只是在蘇舒離開的時候,黎星對手下的人使了個眼色,讓人去盯著她。
政府軍不止他黎星所帶的一支,但是最后積分榜的第一卻只有一個人,黎星并不會因為立場相同就對所有人放下戒心。
在他眼里,蘇舒哪怕真的是個廢物,那也是避開了敵人和“友軍”而獨自在野外存活至今、出現時機也極其巧合的廢物。
蘇舒自然能感受到有人在盯著她,不過這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她故意在這里賣慘,等的就是這個跟著大部隊行動的機會。
所以蘇舒自覺跟在隊伍偏后、但又不是最后的位置
一方面,走在中間的位置十分符合她貪生怕死的慫包身份,另一方面則是方便黎星派來的人監視她。
畢竟她確實是打算老老實實的呆著,直到政府軍和叛軍正式掐起來
只有政府軍和叛軍兩敗俱傷,蘇舒才可能會有可乘之機。
黎星最后果然在山坡上下令安營扎寨。
說是安營扎寨,其實也沒有什么可以做的。
大家吃的都是營養劑,所以不需要埋鍋造飯。背包里有配備的野外睡袋,雖然不太厚,但是升起火來睡在火邊上,夜里也不會太冷
當然,也有少部分幸運兒,背包里有分到的帳篷。
有帳篷的人,很自覺地把帳篷上交給了黎星。
蘇舒站得遠,就見黎星的模樣像是推辭。
旁邊有學生一邊吃東西一邊閑聊,大意是在說黎星作為領導還真不錯,帳篷這種東西都執意不收。
蘇舒聽著這話,忍不住低下頭,勾起了嘴角
正是因為黎星是他們的領頭人,所以這個帳篷,最后一定會在他手里。
甚至多出來的帳篷,還分在會在他親信、或者這個隊伍里比較厲害的人手中。
軍隊可不是學校
它強調的是服從。
服從紀律、服從安排、服從上級。
在帝國的軍隊里,對上級的服從是第一鐵則
而在現在的隊伍里,黎星作為一個“民選”的領導者,頗有些“時勢造英雄”的意味在里面,但他的實力其實還有大部分人是不清楚的、也許還是不服氣的。
帝國大學的人對他不了解,而在蘇舒的印象里,不久前的機甲大賽也沒有聽過黎星的名字。
所以現在安營扎寨的黎星,首先要面對的問題不是虎視眈眈兩方對峙的敵軍、也不是不知隱匿在哪處的其余政府軍,而是安穩下來的軍事學院的學生們
計分儀器每個人身上都有,但是綜合評定還是需要教官來把關。
所謂飽暖思y谷欠,現在逐漸太平起來,人心就容易散。
趁著混亂上位的黎星,當務之急是穩固自己的位置。
而要穩固自己的位置,黎星就要顯示出自己的“不同”和地位超然來
而“地位超然”最簡單粗暴的表現,便可以體現在衣食住行上。
現在有人主動送上帳篷,就已經是在眾位學生心里展現出他的與眾不同、令人信服,而他之后用了、并且分送給他覺得重要的人,便是在展示自己作為隊伍的領導者,對隊伍中物資分配的權利。
再加上他之前對不聽話的“叛軍”干脆利落的處決,在這個小的團體里,黎星的權與勢便被展現得明明白白。
果然,那邊黎星的手擺了幾次以表示拒絕后,最終帳篷還是留在了他手里。
而送出帳篷的那幾個人,黎星也分給了他們兩個帳篷作為感謝。
剩下的帳篷,黎星自己留了一個,其他的果然是分給了他在一路上經常用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