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皮克曼先生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阿卡姆周邊先后開設了畫廊(收錄了很多老理查德·皮克曼的作品)、骨科治療中心(有很多病人從米國各地跑來求醫)和專門面向大學教授的療養院。最近,他又在謀劃著設立一家專門出售古董和書籍的拍賣行,店面和波士頓最大的拍賣行一樣好。
阿爾伯特·夏尼先生,以及“混沌物質”集團的絲蒂法娜小姐,對這個新項目都很有興趣。
如果說皮克曼先生有什么缺點的話,那就是他的英語口音十分奇怪,有時還會突然間停下來,發出“咕呤”的怪聲,讓人懷疑他是在哪兒長大的。
拿阿卡姆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普通辦事員的話說——有了這么多心地善良、樂善好施的杰出公民施加援手,阿卡姆,這座民風淳樸、學風濃厚的古老小鎮,它的前途注定一片光明。
……
皮克曼大街上。皮克曼典當行。
無所事事的店員伊麗莎白·米勒正在做夢。
這里毫無疑問是阿卡姆鎮,她的故鄉。但顯然不是21世紀的阿卡姆鎮,甚至不是20世紀的。
密斯卡托尼克河的北面還是一片荒蕪;河流南側,透過草甸,她能看見南方粗糙的原木建筑。帶著兜帽的船夫駕駛著渡船來來往往,空氣中彌漫著怪異的笛聲,卻找不到吹奏者。
街上只有幾個穿著袍子的人影,他們的步伐就像是夢游一樣,伊麗莎白很快意識到,自己也是他們中的一員。幾只黑貓從她腳邊路過。
幾百年過去了,貓這種生物在阿卡姆還是一樣的多。
……
“小姐。醒一醒!”突然響起的聲音,把伊麗莎白從夢境中喚醒。
柜臺前已經有一位顧客了。
“抱歉,先生……”伊麗莎白晃了晃腦袋。
剛剛的夢境她曾經在皮克曼先生的油畫里見過。
皮克曼先生的作品大都是一些難以用語言形容的東西,但也有幾張描繪了17世紀的阿卡姆鎮,自鎮子誕生以來就存在的古老傳說。四月之末,當來自塞勒姆的女巫們舉行她們的儀式時,阿卡姆家家都緊閉大門,而那些女巫就游蕩在阿卡姆的巷子上。
那顧客是一個奇怪的東方人。伊麗莎白覺得自己好像在哪兒見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