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妙和肖徹的親事遲遲不能定下,姜秀蘭擔心鄒家那頭等太久淡了關系,便挑日子讓姜旭開始走三書六禮。
姜秀蘭為東廠做事二十年,老爺子送了她幾處盈利不錯的鋪子,再加上馮公公所有的銀子都交給她,這么些年下來,攢下不少積蓄,為的就是等著姜旭娶媳婦兒。
今年終于落到實處,她心頭高興,去鄒家的禮一次比一次重,除此之外還另外拿出銀子來為小兩口置辦了一座三進院。
姜妙不解,“你們家不是有房子么”
她還去過不止一次,那宅子就在肖府后巷,也是三進,可大了。
姜秀蘭說“我都打聽過了,鄒纓原本是跟她哥哥住在鄉下的,后來她嬸嬸鄒夫人于心不忍,便把兄妹二人接了來,想著讓他們住到府上一家人也好互相照顧,但小姑娘跟她哥哥沒同意,單獨在鄒家旁邊賃了個小院。
我一猜這姑娘就不喜歡熱鬧,既然她不喜歡,那我就再買個宅子讓他們小兩口單獨出去住,我們家沒那么多規矩,我也沒老到非要兒媳婦端茶送水來跟前伺候的地步。
婆媳之間吧,隔開點兒距離也好,省得成天臉對臉地住著,早晚擦出矛盾來,到時旭哥兒又得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再說了,我們家你又不是不知道,肖府后邊兒那宅子是我和馮公公在住,小姑娘未必肯接受這樣的公婆,我也不強求她接受,那就讓她眼不見為凈好了。”
姜妙由衷佩服,沖她豎起大拇指,“您可真是天下第一好婆婆。”
姜秀蘭就笑,“什么好不好的,我只是年輕時候走錯路,在婆家受了不少苦吃了不少虧,能體會給人做兒媳的不容易罷了,我自個兒吃過的苦,肯定不能讓我兒媳婦再來一遍,更何況我每天那么忙,哪有空去磋磨她”
這話聽得姜妙酸死了,“我要能有你這么個婆婆,做夢都能笑醒。”
“你那婆婆”姜秀蘭說出口才意識到什么,忙笑道“要婆婆做什么,有姑媽還不夠么”
這么一想,姑媽是娘家人,總比婆婆更親厚些。
姜妙瞬間又平衡了。
武安伯府正院。
金媽媽正在稟話“夫人,聽說海棠院那邊在為親家老太太的壽宴做準備。”
武安伯夫人眉頭一皺,“她傷成那樣,還去做什么”
金媽媽猜測,“可別是回去告狀吧”
聞言,武安伯夫人臉色頓時難看,“分明是她自個兒不知死活得罪肖督主惹禍上身,還有臉回去告狀”
金媽媽勸道“夫人,姜家結了劉尚書和肖督主這兩門姻親后,到底是今非昔比了,咱們須得小心方能使得萬年船,您氣消了也便罷了,沒必要跟海棠院那位腦子不好使的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