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秀蘭、姚氏和武安伯夫人三個去了福瑞堂見老溫氏。
姜妙沒帶青杏來,一個人無聊,想著上次姜云衢大婚來了也沒在園子里逛個盡興,便順著游廊去往花園,尋了處臨水的翹角亭子準備進去坐會兒。
這時,旁邊的垂柳小道上有人喚她,“妙娘”
姜妙回頭一看,來人正是鄒纓,對方穿著藕色小襖,繡鞋踩在青石板上,一步一步朝她奔來。
到了近前,姜妙見鄒纓清秀端麗的小臉上滿是笑意,便開口問“碰到什么好事兒了這么高興”
“沒什么事兒。”鄒纓道“我平時都沒朋友,待在家除了到時辰給哥哥做飯,就是繡花做鞋,挺無聊的,難得見到你,就高興了。”
姜妙想著,她現在成了肖徹的未婚妻,莊子上的粗活兒一樣都不用做,日常跟鄒纓沒什么分別,唯一的不同是自己有姑媽和小寶,還有個丫鬟青杏可以解悶,鄒纓卻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要不,改天你來莊子上找我玩吧。”姜妙說。
她要帶小寶,沒什么要緊的事兒不太容易抽身。
姜妙沒有住在姜家,而是跟姑媽住在莊子上,這件事鄒纓知道,而且姜妙那位姑媽,便是她未來的婆婆。
鄒纓想到這個,有些臉熱,“不太好吧”
“怎么不好”姜妙看穿她的顧慮,笑道“莊子上只我跟姑媽,你那位未婚夫在五城兵馬司當差,他住在城里的。”
又說“你去找我,便能看到未來的婆婆,婚前跟婆婆培養一下感情也不錯呀”
這話說的鄒纓有些不知所措,但她沒有因此而退卻,畢竟自己確實宅在家太久了,再不出去跟人交際交際,將來嫁了人到了大場面都不知該如何說話。
姜妙先前在大門外懟武安伯夫人的那番話,她聽到了,跟上次在淮陽長公主府大門前一樣,都是一針見血的處理辦法,說完就能堵得對方啞口無言。
她也想要這樣的伶牙俐齒,想要能快速隨機應變的聰明頭腦。
幾乎沒怎么想,鄒纓便應下來,“那好,改天我來找你。”
姜妙嗯嗯點頭,倆人并排走著,準備去亭子里坐坐等開席。
路過假山旁,忽然聽得那頭有人在說話。
“囡囡還是沒跟姑爺圓房”
“沒呢,姑娘都不讓姑爺近她的身。而且”
“而且什么”
“姑娘上次能去赴太子妃的生辰宴,還是姑爺哄著去的,姑爺答應了她不要孩子。”
“胡鬧”
這居然是劉夫人和劉婉姝的陪房孔嬤嬤在此處說悄悄話。
姜妙和鄒纓對視一眼,倆人誰都沒出聲。
姜妙本無意聽人墻角,但事關姜云衢和劉婉姝,知道的越多,對她應付姜家就越有好處,于是站著不動。
假山后的聲音還在繼續。
劉夫人明顯是生氣了,“這都一個月了還沒近身沒得碰,從未見過如此慫包的男人,你說他是不是那方面有問題”
孔嬤嬤嘴角抽了抽,“不能吧,姑爺只是遵著姑娘的意思而已。”
“那我囡囡要美貌有美貌,要身段兒有身段兒,他成日里朝夕相處的,就沒點想法”劉夫人冷冷一哼。
孔嬤嬤極力地在解釋,“老奴已經勸了姑娘好多次,但姑娘很抗拒,要不,老爺夫人再等等吧姑娘畢竟才剛及笄就出嫁,年齡小,又還什么都不懂,一時半會兒難以接受也是有的。”
“我能等,老爺等得了么”劉夫人滿臉愁容,說著又捏起帕子壓了壓濕潤的眼角,“老大年紀輕輕沒了,老二又是個不爭氣的,身子骨一日比不得一日,老爺如今唯一的盼頭都在囡囡身上了,可你現在卻告訴我,他們倆至今尚未圓房,這叫什么事兒啊”
孔嬤嬤說“老奴能理解老爺夫人想抱孫子的心情,但就算現在姑娘懷上了,萬一要是個女兒”
“所以老爺才會給你們姑爺下了死命令,讓他務必要在一年之內讓囡囡懷上。”劉夫人嚴肅道“正是因為擔心著頭胎不是兒子,那就得盡快準備二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