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山更是因為那一句“縮頭烏龜”,臉色變得鐵青。
他只是暫時沒想到法子應付那些刁民,讓人關了大門跟兒子商量對策而已,怎么就變成縮頭烏龜了
“開吧。”姜云衢吩咐小廝。
幾人互相對視一眼,戰戰兢兢地走到大門后,一人負責踩在條凳上把兩道門閂拿下來,另外倆人,一人負責一邊,把兩扇黑漆大門朝兩面緩緩拉開,受傷那的小廝則是負責把幾位主子拉到一旁,防著大門一開有東西飛進來。
果然,大門才開了一條手臂粗的縫,就有泥巴和石頭灌進來,一下子就被扔到劉尚書的腳邊。
姜明山被嚇一跳。
這些個粗鄙無知的刁民
大門全部打開,外頭突然有人高呼,“哎,出來了出來了,快扔快扔,不對,先等等,領頭那位好像是才進去不久的劉尚書,我的老天,扔不得了。”
得見劉尚書出來,百姓們收斂了不少,東西不扔了,罵聲也淡了下去。
劉尚書負手站在臺磯上,沒去管周遭的百姓,目光直直看向跪在正中的小婦人身上。
今兒天氣陰冷,小婦人穿得又素又薄,臉色還憔悴,跪在那兒就好似一朵即將被風吹落的小白花。
劉尚書蹙著眉頭,問她,“你就是姜妙”
姜妙都還沒開口,就有熱心百姓替她回答了,“尚書大人,這位正是姜家大姑奶奶,之前被她二娘給賣了才出事兒的,您可一定要為她做主啊”
“二娘”倆字,震得姜明山腦子里“轟隆”一聲,他忙黑著臉怒斥,“什么二娘,我們家壓根兒就沒有這號人”
“現在當然沒有”小安子冷聲道“當初那位鶯娘子因為販賣良家姑娘被告上公堂的時候,姜老爺為了保全名聲,不早就把人給休了嗎”
一下是二娘販賣自家姑娘,一下鬧上公堂,一下又是休妻。
百姓們懵了,這到底咋回事兒啊
劉尚書也是聽得一頭霧水,問小安子,“你又是誰”
面對這么多人的目光,小安子絲毫不懼,還特地拔高了聲音,“妙姐姐這幾日被流言折騰都心力交瘁,這會兒只怕也無心應付各位,小人便斗膽替她伸冤了。”
劉尚書看了姜妙一眼,瞧著的確是弱不禁風的樣子,他又看向小安子,“那你知道什么,速速說來,要敢有一句假話,本官定不饒你”
小安子冷嗖嗖盯了姜家父子一眼,開口道“事情是這樣的,姜老爺的父輩有倆兄弟,各自成家后分成長房和二房,然而多年過去,只長房得了個兒子,便是現在的姜老爺,二房不能生,但又不能斷了香火,便找長房老太太商議,讓姜老爺兼祧,再娶一房媳婦。
后進門的陳氏,便是姜老爺的兼祧媳婦兒,妙姐姐的二娘。
因著姜老爺偏寵陳氏冷落正妻姚氏,便縱得那陳氏膽大包天,三年前一時起了歹念把妙姐姐騙到縣城,轉手就把人給敲暈賣到牙婆手里,再之后的事兒,不用我多說你們也能想象到了。
妙姐姐好不容易逃回家,卻是遭到生父的百般辱罵和刁難,并把她趕出家門。”
話到這兒,圍觀群眾無不倒抽口冷氣,隨即一陣陣嘩然和唾罵。
雖然這事兒擱他們身上他們也容不得家里有個被人毀了名節的閨女,但現在,事兒出在別人身上,他們作為旁觀者,那就是活佛,是道德淪喪的討伐者,是正義的化身,自然更同情弱者。
這種事兒,竟然還是家里人做的
雖然被罵的是姜明山,但劉尚書站在那兒,已經覺得老臉都丟盡了。
姜明山怒得跳腳,指著小安子,“胡說八道我當時讓妙娘走人,只是為了保全她的名聲,不想這事兒鬧得人盡皆知,畢竟她才十來歲。而且,我哪有趕她出門分明親自給我那位幫東廠做事的大姐,請她來把人給接走的,你少在那兒歪曲事實顛倒黑白”
姜云衢也說“我們全村人都可以作證,當時妙娘的確是被我姑媽接走的,但為了她的名聲著想,我們沒有實話實說,村人問起,就只對外宣稱她病了,跟著姑媽去京城養病。”
分明是干娘念著妙姐姐小小年紀遭了難心中憐惜,這才親自回娘家把人給接來的,到了姜明山嘴里,竟然就變成他的功勞了。
好人都是他,旁人都是在污蔑他
瞧著這對父子努力維持好形象的丑惡嘴臉,小安子眼神更冷,難怪妙姐姐千方百計想要除族,攤上這樣的爹和兄長,誰能不寒心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