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穿越者的角度,假如不是有機會收取一干英才,葉歡又會對黃巾起義說,干我甚事除了別有用心之人外,他們多是被逼無奈為了生存的百姓。
是以對亂局葉歡更多還是一種隨波逐流的態度,你調我我就去,你不調我我就在邊疆悶聲發大財。兩年的時間說起來不短,可雁門和邊疆各縣的底子太薄了。
“爹爹放心,孩兒今晚就給何將軍崔太尉去信,以表為國討逆之心。”拋開父子之情,葉歡對所有有原則有堅持且言行一致之人很是尊敬,父親正是表率。
此時恰好侍書來上茶,葉公接過便道:“再去我書房取筆墨來。”
隨即又看向葉歡:“今日就在這兒,為父看著你寫。”
“爹,你在我緊張,字寫不好讓人笑話。”見葉正容色緩和,葉歡笑道。
“就你那字還好意思說好壞真虧你有臉拿出去丟人。”
“爹你如此說就不公平了,跟您比孩兒的字是差,可在我這個歲數,又有幾個寫的比我好王叔父書法好吧可你看看子安,也不比我強啊。”
“你君子之道,抑己揚人,你這都是混賬道理。”
“爹以前兒子頑劣,你嚴加管教是為兒子好。可孩兒現在是不是循規蹈矩再說現在我又是族長,又是一軍之首,爹你是不是少許給孩兒一些臉面”
“葉悅之你這是何意嫌為父嘮叨了你自身無虧還怕人說”
“孩兒哪里敢嫌父親,父親教導,一直放在心上。只是爹你偶爾也要鼓勵孩兒一下,夸獎兩句什么的,孩兒心情一好,做事都有勁。”
葉公聞言啞然失笑:“冠軍侯,近年以來夸你的人還少嗎”
“旁人百句也比不上爹爹一句啊,您說話比天子都管用。”
“混賬東西,說說就沒個正形。”葉公說著作勢揚手,大公子急忙閃避。
這一幕落在遠處觀望的葉夫人與袁鸞眼中,相視一眼皆是莞爾。
不一會兒侍書又送來筆墨,葉歡端坐,葉公站在他身后看著他揮毫。
“主家,大公子,天子旨意到,請老夫人,主家和大公子接旨。”葉具從長廊一路小跑著過來,到了面前施禮言道。
葉歡停筆起身先看了父親一眼,葉公微微點頭他方道:“誰來傳旨”
“公子,是毓秀宮內相華育。”
“華內相”葉歡微微頷首:“具哥,大開中堂,爹爹,孩兒先去,等父親和祖母到了一同接旨。”說完得葉公首肯,葉歡立刻便去。
華育來傳旨葉歡清楚肯定不是壞事,誰不知道華內相是皇后身邊的人可能天子也知道葉家向來和內臣不對,因此來的不會是張讓趙忠那一系的。
不片刻到了中堂,老管家正陪著華內相用茶,葉歡快行幾步上前見禮。
“內相,洛陽一別兩年,別來無恙”
“托君候的福,君候,辯皇子可想念君候的緊,天天念叨著了。”
“我觀皇子書筆文章,皆有進益,華內相督導有方。”葉歡笑道,華育他是一心要接好的,但他能和皇子通信卻不能與華內相,那是犯忌諱的。
二人寒暄一番,頗見融洽,再過片刻,葉公與老夫人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