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空的眼神隨著西涼鐵騎移動,聞言嘴角一揚。
“盜版而已,將軍,今天讓他們看看正版的厲害。”
“說得好,你左我右,十二隊就當六曲用。”葉歡笑著點頭,開始策馬加速。
短短三百步的距離,對飛奔的騎軍而言,只是一瞬間。
但九曲和十二隊就在這三百步內完成了分離,化作兩股箭頭追擊敵軍。
“全軍聽令,降速圓陣”后陣的徐晃見狀高聲下令,騎兵營亦立刻展開變化。
騎軍高速突進,探察敵情,面對隨時可能出現的西涼鐵騎。葉歡最大的依仗就是定邊軍高出一籌的戰力,以及各部將領之間配合的默契。
他和臧空自不用說,各自統領一曲騎軍,拉開空間之后,他們只需要觀察對方的陣型就知道對方想要做什么。但太原營騎兵還不到這個程度,因此臨時換上了徐晃
鐵騎營編制,一曲騎兵滿編三百二十六人,三六九曲除外,都有五百多人。而葉歡的親衛十二隊亦是加強編制,全隊上下四百八十三人,皆是百戰精銳。
此刻若是從高空看下去,定邊騎軍在奔行之中步出了一個類似只有兩只鐵鉗的“螃蟹”陣型。九曲在左,十二隊在右,擔當主攻,徐晃的圓陣在后,隨時接應。
陡然加速之下,葉歡將十二隊與西涼騎軍的差距縮小到了四百步。
這個距離并不在騎射的攻擊范圍之內,鐵騎營經過改良的馬弓最多可射兩百二十步。相對于其九斤的重量,已經遠遠超過了普通的步弓,使得飛射威力更大。
“登”的一聲弓弦響動,萬馬奔騰之聲都未將其掩蓋。
與響聲同步,四百步之外西涼鐵騎墜尾的那名騎士應聲而倒,摔落塵埃之中。
此箭一出,定邊軍所有士卒都知道一定是將軍的出手,只有他才能射那么遠,而且如此精準
“登、登、登”九十步的前沖,弓弦聲連響三下,前方又是三名敵軍落馬。
絞索寶雕弓,白羽金毘箭,葉歡已經很多年沒有親自在戰場上展露如此精湛的射術了。
四百步的距離,箭矢的飛行是一條拋物線,對于頂級射手而言,出手的角度至關重要。
當日公孫瓚為討董先鋒之時,劉備率軍助陣,太史慈在戰陣之上展露一手八箭。戰后這一幕被很多士卒傳揚,謂之為“神射”,但定邊軍士卒并不服氣,你們沒有見過
“登、登、登”又是一百步,又是三箭,金毘箭例無虛發當絞索寶雕弓弓弦響動之時,就意味著敵軍一定會少去一人
十二隊和九曲士卒見狀,人人精神振奮,不單單是因為將軍如神的箭法,更是因為隨時可能出現的強大敵軍鐵騎營的尿性,敵軍越是強大,他們就越會興奮
邊疆百戰,鑄就了定邊軍強悍的戰斗意志,和邊軍一脈相承
當年面對異族,邊軍之中有很多以少敵多的戰例,甚至一名士卒也敢向對方百余騎軍發動沖鋒這些精神,都被葉歡完美的融入到了鐵騎營中。
論騎術,說陣型,西涼鐵騎和白馬義從絕不會輸給定邊軍多少
但若論戰斗意志,你很難在漢末找出一支軍隊能與定邊軍相提并論
“保持陣型,穩進”后陣的徐晃還在慢慢降低速度,拉開與九曲及十二隊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