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想就不難理解董卓為什么要火燒洛陽,不斷了念想根本帶不動。相比董卓,葉歡的優勢就在他的好名聲,尤其是在經歷了上次的黃巾軍民大遷移之后。
這個時代也是有輿論的,尤其是那些名士。似葉公、盧植、鄭玄、許子將等等,他們的作用不會比后世的自媒體差,而且是大漢主流。
忠君愛國,一心為民,一諾千金。這都是葉歡為自己打造的人設,再通過種種手段宣揚出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而且這個效果日后還會越來越大。
有一點是大公子始料未及的,那便是孟子的地位在近幾年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亞圣”的說法開始出現了,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葉歡經常的引用。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這個觀點。
南山書院中,孟子是和論語并列的必學課目,在此之前,它不在漢七經之列。
接下來,輿論方面葉歡還要更清楚的向天下昭示自己的政治主張,民為貴。這個民字不單單包含了普通百姓,平民,士族亦可囊括在內。
爭霸天下,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許二十年,也許三十年。一統江山固然是葉歡的心中所愿,但帶給大漢一個先進的思想體系,重要性還在其上。
唯有如此,才能保證大漢的長久興盛,哪怕江山更迭,思想是不滅的。
從邊軍一小兵到名聞天下的大將,十余年時間,葉歡的想法也在逐步成型,軍事、經濟,民生、建設等等融合成一套系統的理論。
漫步之間,葉歡到了黃河渡口,登上高臺,頓見一片滔滔不絕。
相比于長江的沉靜,大河則要洶涌許多,此刻河面之上有十余艘渡船來來回回,與浪花之中起起伏伏,不斷將這邊的百姓引渡過去。
葉歡看的微微頷首,為眼前的場景所感。只是可惜,大公子實在是缺少曹操父子的才情,否則目下所觀就是一首好詩的絕佳素材。
“君候,久聞君候才情驚人,三歲能文,四歲能武,五歲成賦驚天下,不知今日可有好句”主簿方丹見前將軍頗有感懷之意,不失時機的問道。
“啊哈哈哈,哈哈哈方主簿謬贊了,傳言未必盡實。”葉歡聞言一愣,心道你這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啊,可我們大公子是要臉的人,唯有灑然一笑。
此刻一陣清風吹來,掀動了葉歡的衣角,衣袖飄飄更顯挺拔出塵之姿。
“君候太謙了,丹常聽友人提起君候之句,為之絕倒。”方丹一言,眾人紛紛頷首,倒也不是方主簿要拍葉將軍的馬屁,他是當真想見葉歡之才。
“你有完沒完來勁了本公子要會還跟你謙虛”大公子腹誹著,眾人當然不知此乃葉將軍“軟肋”所在,每次曹操提起他都會堅決拒絕。
當然,葉大公子向來是倒驢不倒架的,當下微微沉吟,負手再觀大河。眾人見了都是屏息凝神,側耳靜聽,面上一片期待之色。
十息功夫之后,就見君候伸手向上游一指,口中吟道: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第一更到,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