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衡再三,王允終于步到了堂中,見司徒出列,周圍一下安靜下來。
“王司徒,說到底你我還是利益一致,再言你也絕對無法回頭了。毒殺天子,葉悅之就是再如何與王宇為兄弟,都終究會與你為敵。”
一抹得意之情從董承眼底劃過,很快消失不見,面上則稍顯期待之色。
“司徒,司空,各位大人,皇位繼承,非兒戲也。我大漢江山氣運,皆在此間,如今陛下雖有遺詔,但先帝亦有密旨,孰輕孰重,各位可能知曉”
王允先對楊彪與袁逢一抱拳,又環視眾人問道,語氣極為沉肅。
“自中平六年先帝亡故,大漢歷經東都之亂,董逆之劫,如今四方紛爭不斷,諸侯并起。雖有少帝在朝,但始終不能得天下公心,實在傳承之事也”
“其時先帝亡故太過突然,只有遺言,卻并無詔書,此為起因。老夫不敢擅自揣度先帝之意,亦是誅除逆賊,輔佐天子,一心要中興大漢。”
“但如今先帝密旨在此,雙御史又已然驗證,我等豈能視而不見”
王允越說,容顏之間越見嚴厲,正如董承所想,如今的他也是騎虎難下了。
“李御史,三日之前,你曾與仲御史上報,密旨找不出任何可疑之處,當乃先帝心意也原本兩日之前,就該在朝堂上議及,但天子重病,不宜輕動。”
“李大夫,老夫再問你一遍,先帝密旨,可有任何存疑之處”
李韜聞言沉默良久,數度欲言又止,眾人眼光一時間都看了過來。
約摸半柱香功夫之后,李韜終于深吸一口氣道:“密旨的確為真,可天子當政,已歷六年,天下百姓莫不知之,如今再有密旨,又該如何服眾”
“李大夫,此言偏頗了,既然先帝密旨在此,就該照旨意行事。如今天子又已然駕崩,陳留王受命先帝,又是天子親弟,豈不恰如其分”董承接道。
“可天子臨崩之前亦有遺詔,著楊太尉與葉驃騎主事,那無論何事,自該等將軍從幽州而回,再行與太尉協商定之,爾等此刻另扶新君,又是何居心”
李韜寸步不讓,一番陳詞之后,不禁向廷尉賈詡看去。
“先帝密旨,天子遺詔,孰輕孰重,何者在先,不用我給李大夫多做解釋吧密旨為真,當日大漢帝位,便是陳留王的,如今不過遲了六載而已。”
王允點點頭:“李大夫心傷天子之喪,老夫能夠體諒,我心中又何嘗不如此但事實在前,便是楊太尉與葉驃騎商議,又豈能不尊先帝詔書”
“這”李韜一時不能對,而直到此刻,賈詡始終一言不發。
“太尉,司空,國不可一日無君,為天子發喪的確是眼下大事,但將密旨公諸于世,亦刻不容緩了,允請二位允可,將旨意呈上朝堂,百官觀之。”
見李韜不言,王允又對楊彪袁逢二人道,今日必要將密旨板上釘釘。,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