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歡用兵對敵,向來未言勝而先言敗,若是不能將叛逆一舉成擒,就更會被他蠱惑人心。因此軍力之處,還需暫且休養,謀求大勢。”
“將軍,我之將軍所言一切具實,可若是按兵不動,是否會長叛賊威風”待得一陣安靜之后,光祿勛魏勇出言問道,亦是不少臣子心思。
葉歡微微搖頭,正色道:“魏大人,歡不會按兵不動,兵家之事,瞬息萬變。葉某調集人馬之時,雖不出兵,叛賊又豈能心安,懸而不落更有震懾。”
“況且對待大漢叛逆,以力討之只是其一,還需天下共誅之,天下共討之。先曉大義與萬民之中,令得袁逆四面楚歌,則稍緩討之更有奇效。”
“太傅所言極是,太傅統軍,天下討之,袁逆必無生路。”魏勇欣然道。
葉歡點點頭又道:“眼下,便還需各位大人,以手中之筆為刀,口誅筆伐。至于用兵之事,葉某受陛下重托,定會全力以赴,只是就不能公之于眾了。”
“兵者詭道,太傅領軍,百戰百勝,我等自當等之。”后者毫不猶豫。
“陛下”葉歡欣然頷首,轉身又來到臺下,對案前天子一躬。
“太尉,太傅之言,太尉還有何補遺之處”劉協聽了,眼光看向楊彪。
“陛下,老臣以為,平叛之事,陛下應當讓葉太傅全權放手為之。正如魏大人與各位所言,兵家之事,事關國家,最忌令出不一。”太尉出班言道。
“好”劉協重重頓首:“太尉既然也是此意,那朕今日便授葉太傅擅專之權,太傅一切安排都可自決,朕信以太傅之能,必可為大漢掃清逆賊。”
天子此言一出,眾臣盡皆認可,即或還有個別疑義,也不會在此時說了。
“微臣多謝陛下信重,定不負天子所托。”葉歡一抱拳,慨然領命。
“嗯,審時度勢,時機精準,劉協這份聰明,的確尚在辯兒之上。”看了一眼高臺上的天子,葉歡心中暗道,皇位之上的劉協,已然頗具威嚴。
其實在原本的歷史時空中,董卓行廢立之事時,也不完全都是權勢熏天。劉協比之劉辯勝過不少也是原因,只不過今生葉歡介入的早,改變了少帝的性格。
當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之時,漢獻帝也并非無所作為的,董承兵變,發衣帶詔與劉備,都可看做是劉協的抗爭,但他運氣不好,碰見了一代梟雄。
葉歡領命之后,天子宣布了退朝,請葉太傅至中元閣共進午膳。
劉協讓左右退下,只剩黃池一旁伺候,才對葉歡問道:“太傅,朕今日言語,可有所失之處若有瑕疵,還請太傅提點,日后朕必銘之,不會再犯。”
出言之時,天子一臉認真,就像是學生向老師請教,持禮極恭。
葉歡點點頭,一笑道:“陛下已然做的極好,臨大事者,便該殺伐決斷,一言而決。只是微臣要問陛下,倘若以陛下心意,該如何應對叛逆之事”
“太傅,這些朕真的沒有去想,有太傅為大漢討之,袁術必不是對手。”劉協的回答沒有一點猶豫,說著話,他不忘親手為葉歡倒上香茶。
葉歡不禁搖搖頭:“陛下,你留臣下來,就是要說此言”
劉協一笑:“還有便是真心向太傅請教,說實話有太傅在,朕從未心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