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小兄弟你說的對,在下言行不當,給這位小兄弟陪個罪。”中年文士沉默片刻,起身給玄袍少年作了個揖:“在下失言了。”
不等對方回應,他緊接著道:“方才小兄弟有言,大丈夫當明承己過,善也那就請為一言,各位前輩痛斥叛逆,憂國憂民,何為空談。”
言語看似有禮,他的一雙目光緊盯在玄袍少年面上,隱隱間便有挑釁之色。
二位少年正是龐德公的高足,玄袍的乃是龐統,白袍不用問,諸葛孔明。原本每日在外聽眾人之言,算是龐德公對他們的一眾考量,亦有增長見識之功。
但龐統生性跳脫,本就不喜那些言語空談,之前還能耐著性子。可此次徐庶奉命前來荊州拜見劉表,師兄弟相見之下,二人立刻察覺到了徐庶的進益。
眼光,談吐,風度,見識,徐元直與當年離開荊州之時已經不可同日而語。龐德公與水鏡先生,也對之多有褒獎之言,徒弟如此,為師者自是欣然。
諸葛亮與龐統亦為師兄開心,不過前者性格沉穩恬淡,頗有隨遇而安之處。后者卻不然,他對徐庶言中的南山書院,葉公、賈詡、郭嘉,都有濃厚的興趣。
且嘴上不說,亦毫不在意,其實內心深處,龐統對自己的容貌還是有著自卑的,深埋罷了。表現出來,他的性格要較孔明更為好強,少年義氣更加明顯。
諸葛亮對這位同門師兄了解頗深,二人才具相當,情意亦重。是以方才中年人出言傷人,他立刻站起來反擊,再怎么恬淡,少年又如何能不張揚
面對中年人的挑釁個,龐統沒有再讓諸葛亮為他出頭,起身負手到了那人面前,一笑道:“那敢問足下,在此高談闊論,說了半天,又有何策可對袁逆”
見后者皺眉,他立刻續道:“袁逆不道,朝廷興兵討之,乃是以力并,四方檄文不斷,唇槍舌劍,乃是義斥,卻不知足下是以力并,或是義斥”
“我”中年人眉頭一揚,當即反問道:“既如此說,汝又有何為”
“正可為朝廷出謀劃策,以對袁逆。”龐統毫不猶豫的接道。
“哈哈哈哈哈,當真狂言,汝有何憑,可為朝廷出謀劃策那就細細道來,堂中諸位具在,倘若言之不失,那就休怪在下言你信口雌黃。”中年人大笑道。
在座聞言,多有輕笑之色,龐統其貌不揚,言丑亦不過分。漢末眼光就是這般,否則后來,他也不會被孫權劉備輕視,就算名師高徒,此刻卻聲名不顯。
龐統從容不迫,等中年人笑聲落下,眾人目光看來,他才輕松道:“這有很難,但空言謀略,眾人未必盡信,兵家之事,卻講料敵先機,算敵在先。”
說著他又看了一眼孔明,后者亦只能暗中搖頭,二人的確論過大戰之事。也做出了自己的判斷,對龐統的分析,他是頗為認可的,但眼下
“如今葉歡將軍,奉天子之命討伐叛逆,大軍自司隸而出,首取宛城。此地城高溝深,袁逆經營多年,統想先問各位,以定邊之能,何時能夠破之”
給了同伴一個眼神,龐統再度出言,卻是環視眾人問道。,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