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亦是點點頭,卻朝少女擠了擠眼睛,后者頭側向一旁,也不看他。
二人很快隨著蒯良而去,眾人則是議論紛紛,龐統之言精準,讓人印象深刻。
“嗯,諸葛孔明,龐士元,公子眼光,向來不會錯。”看著三人出門,掌柜的心中暗道,隨之親自捧著茶水,上樓去了。
諸葛亮方才言及,劉表乃是長者,是從岳父黃承彥那里論的。后者與荊州望族,水軍大將蔡瑁乃是連襟,如此算來,孔明得喚蔡瑁一聲姨夫的。
劉表要見諸葛亮與孔明,當然不是徐庶的建議。在元直心里,孔明之才到了哪兒都能受到重用,但重用也未必就是人盡其用,葉歡則一定可以。
尤其是龐統,且不論容貌,他的性格就是那種不易為上位者所喜的。
當然,臥龍鳳雛現在還小了些,葉歡雖有交代,也只是順著徐庶之言。他此乃的主要目的,并非二人,而是與劉表共議討伐袁術之事。
“使君,太傅有言,南陽之地,乃荊襄屏障。當年是不愿見心懷大漢之人,自相攻伐,可如今之事,卻是睜眼如盲,未料袁公路竟會如此倒行逆施。”
“我軍當會以有力一部兵出司隸,直指宛城,一旦我軍開始攻城,袁術大軍必被牽制。其時還望刺史從襄陽出兵,攻擊南陽,將之重歸荊州之地。”
劉表當日聞言很是欣然,他是信任葉歡的,否則也不會遣劉琦入南山書院。且南陽之地,一直在他心頭,袁術自立,雖然意外,卻并未全然壞事。
請諸葛亮龐統來州府,一是蒯良之言,二是他們為鹿門學子。可能之前還并不太確信,但徐庶的人才,他是真真實實感受到了,同門師兄弟,值得期許。
劉使君的想法不可謂不正確,倘若葉歡得知他會如此想,一定會后悔派徐庶前往荊襄。實在不行,我自己去也行啊,龍鳳組合,你哪里能用的好
不過嘛,本身就為名士的劉表,卻也犯了和孫權劉備一樣的錯誤,當親眼見到龐統之時,他的眉頭微不可查的皺了一下,偏生后者對之很是敏感。
“曹操孫權,吾視之如掌上觀文,況乎百里小縣,能有何大事”能對張飛說出此言之人,豈能不自傲況且現在的龐統,還是個十七歲的少年。
于是乎龐統在劉表面前表現的便頗為倨傲,蒯良知道原因暗道不妙,連連為之分辨之時,劉使君卻先入為主了,言語雖然客氣,但那種敷衍卻顯而易見。
給劉表留下不錯印象的是諸葛亮,但也僅僅是不錯而已。因為孔明言語之中,都在為龐統說話,哪怕出于同門之義,少年輕狂,又豈能稱為大才
一番相見,短短半個時辰便已散去,龐統并未和孔明一起回到鹿門,而是與之言及,在襄陽再住兩日,多聽聽眾人之言,后者然之。
但次日一早,孔明起身之時,龐統卻留下了一封信件,不告而別。
“師父有言,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師兄亦有學成當出荊襄,觀天下之言。世人多會以貌取人,統卻不信尋不著明主,留書告辭,勿念”
看完龐統之信,孔明搖搖頭卻是一笑,似在自言:“士元兄,你卻瀟灑”,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