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點點頭,重新坐在周瑜對面:“公瑾,以你之見,師父讓劉繇前往汝南,便有守衛豫州之意。但以此人將略,就算加上劉景升,怕也不是……”
提起劉表,孫策的言語中帶上了一絲恨意,當年孫堅正是亡與攻伐荊州之時。
“兄長,以瑜所想,劉繇往汝南,定邊軍肯定還會有別的調動,叔父行事,向來環環相扣。豫州之事他未與兄長言及,唯獨廣陵之處,我軍還需關注。”
孫策聽了微微沉吟,
片刻之后抬頭問道:“公瑾,建康之處,你覺得屯兵如何?”
就在小霸王與周郎躊躇滿志,詳商后續之時,葉信一行輕舟快馬,也到了荊州地界。
長公子走的是豫州這條路,先到南陽,劉表則派專人在復陽迎接。接收宛城之后,他考慮再三,派出的鎮將是黃祖,此人當年曾設伏擊敗孫堅,頗有將才。
前來迎接葉信的則是蔡瑁,蔡家與葉家是姻親,說起來蔡瑁與長公子亦是同輩。身為荊州水軍都督,劉表此舉是在表示對長公子的看重。
豫州一戰,得到實利最多的就是荊州,首先便是南陽郡的整體回歸。此郡并非軍事重地,卻是產糧所在,地理條件得天獨厚,荊襄稻米更是馳名天下。
“德圭兄,父親常常提及,當年江夏平叛之時,曾觀兄統領水軍,記憶極深。到了襄陽,還請兄長不吝賜教,讓信一觀水師雄壯。”
都是大世家的公子,同在軍中為將,加上長公子的風度,二人很快便熟悉起來。葉信此問可并非無禮,之前蔡瑁亦向他問了不少軍中之事,長公子細細解答。
“長公子有所請,瑁斷無不允之理,想來再有四日,
便可到襄陽之處了。”蔡瑁笑答,心中則不無感慨,十余年前,驃騎將軍比長公子也大不了多少。
現在回想,無論長相、身形、氣度,葉信都像極了當日的葉歡。傳聞之中,長公子十三便上戰陣,斬將殺敵,比之乃父當年,不遑多讓。
正說話間,前方忽然來了一隊人馬,浩浩蕩蕩約有百來騎,卻不是軍中打扮。蔡瑁立刻警覺,麾下士卒布出戰陣,胡車兒則第一個擋在了公子面前。
對方停在一里之外,只有兩騎飛奔而來,其中一人身材魁梧,竟不在胡車兒之下。
“前方可是蔡瑁將軍?在下祖平,受寧別駕之托,前來見過長公子。”隔著十幾丈,另外一人便在馬上大喊,他亦身形雄壯,只是長相很是兇惡。
“祖平?”蔡瑁微微頷首,那是江夏平叛之后,荊襄之地新起的一大門閥,據說乃是寧別駕的表弟,后者則是葉信的師伯,此人來迎,并不奇怪。
想著,他還是迎了上去,先與對方相見,葉信的安全不可輕忽。
見蔡瑁,祖平和大漢只是抱拳為禮,但到了葉信面前,卻都是深深一躬:“祖平,熊八,見過長公子。”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