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年的春夏之交,叛亂平息,萬國來朝,大漢似乎又進入了盛世的開端。史官們對之大書特書,百姓們安居樂業,天子與葉毅歸后,亦是一掃往日的憂愁。
葉府大公子葉恒成親,長公子葉信也將迎娶平南將軍孫策之妹孫尚香,二公子葉毅繼任烏桓校尉,四公子葉禮也得到了衛將軍馬騰的青睞,一切看起來那么美好。
但葉歡的心情顯然沒有那么輕松,袁紹拿下青州,將齊國郡交給曹操,冀州之處編練人馬,發展農耕。與之相比,后者是沉靜的,似乎什么也沒有做,安于其位。
曹孟德會安于其位?葉歡會說,你在逗我?亂世梟雄怎么可能轉性。
與表面的平靜富足相比,暗爭卻是從未停歇。三四兩個月,微塵、清風、大河,包括暗影在內,損失超過了以往五年的總和,不少潛伏的暗子也被拔了出來。
郭嘉和茍圖昌深以為責,后者數度上書請罪,對此葉歡卻笑而置之。
要說損失,敵軍只有更大,嚴格說起來,算是對耗,且定邊軍始終是優勢一方。袁紹曹操這等雄主,之前是沒有太過在意,而當他們認真起來,眼下并不
足為奇。
即使從安定情報部門內部出發,葉歡也絕不會在此時苛責自己的忠心下屬。
“孟德兄,本初兄,繼續,歡倒要看看你們有多大的能耐,盡管來!”信心不減的同時是對自己的警醒,千萬不要認為先天的優勢已經足夠,飯還得一口一口吃。
暗斗繼續,各地的發展不會放下,將軍府中,正進行著一場人才制度改革的會議。賈詡、郭嘉張昭、簡雍、張竑、田豫、徐庶、謀臣們盡皆在座。
此外,李韜、侯東、楊瑞、童奇等一干并州幽州的士族代表,亦全部列席。
隨著不斷的發展和葉歡有意的扶持,并州紈绔軍團現在不僅在朝中官員內占據了不小的比重。更是掌握了強大的士族力量,眼前的十余人,都是大世家的族長。
后者的官位也好,智謀也罷,自不能與前者相比。但他們卻掌握了并幽二州極大的人力物力資源,糧食生產、馬場、金融商業,每一行每一業都有不俗的實力。
連續三場大戰,定邊軍的后勤始終充足,張昭等人的治政之功當然不能忽略。可若是沒有張敘、李韜等世家的支持,也絕對做不到這一點。
葉歡一聲令下,他們都可以不遺余力的拿出自家糧食馬草以及各種物資,張昭要做的僅僅是寫下憑據,更還是分期多年慢慢償還,且沒有利息。
兄弟情義,肝膽相照?不否認占據了很大的比例,可并非人人都是張敘李韜何剛。利益也有著很大的比重,北地的不斷發展,世家和葉歡已經牢牢捆綁在一起。
同樣的道理,百姓也是一樣,眼下而言,士族與百姓之間,算是頗為均衡。
葉歡心里很清楚,發展總有減緩的一天,哪怕憑著自己超越時代的見識,這一天會來的很慢。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大漢還會加速。
他必須要未雨綢繆,否則自己在,憑借巨大的威望和人脈,可以壓制。一旦他不在了,魏晉后期之風就是前車之鑒,矛盾爆發,根本無法調整。
曹丕絕不是庸才,只是沒有曹操的魄力和手段,他妥協了,亦為日后埋下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