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了?老百姓就懂道理,我們定邊軍要打仗,家家趕著往軍營里送兒子!高某的陷陣軍要招五百人,足足來了三千,你別說,身體都比以前強壯的太多。”
“道理不用講,是做出來的,事情不用說,是干出來的。將軍從不標榜自己仁德,但你到并州幽州和現在的司隸走一走,問問那些平民百姓,根本不用說!”
“元直,你再看看現在的冀州和兗州等地,包括戰后的豫州,將軍胸懷,不言而喻!當年,賈郭二位軍師都言此有資敵之嫌,將軍只說,都是大漢子民!”
徐庶聽了重重頷首:“二位軍師之言,乃從軍論,絕不為虛。但將軍說的是,主公心懷天下,確非常人可比,便在荊州之處,亦受并州的提點之情。”
“所以嘛,放過汝南袁家,將軍不過是一以貫之。順信就算沒有袁司徒之事,將軍也絕不會濫殺無辜。”高順正色道。
“對,如此是會放過一些有心之人,甚至可能資敵。但將軍心懷天下,我等為之下屬又該如何?自是查其之漏,補其之缺,疏漏又如何?戰場上打回來!”
提起戰場,
高順言中自有一股錚錚之意,神情更堅定無比。
“順最佩服的是賈詡軍師,當年朝中生亂,軍師運籌帷幄。”
“詡該屠盡用心叵測之輩,以殺鎮天下!軍師此言,順深然之,軍師要做屠夫,哪怕殺錯,也要為將軍排除后患,那份舍身之誠,當真剛勇。”
“將軍說的極是,以其時論,就該以雷霆手段,軍師之為,庶也深敬。”徐庶連聲道。
“但將軍又是怎么說的呢?”高順說著,竟是輕笑:“我絕不會讓忠心屬下,為己擔責,反正本公子的名聲,也不是很好,再壞點,也懷不到哪兒去。”
徐庶聽了也笑了,復正色道:“主公軍師,主從相知,莫過于此了。”
“說得對,主從相知。”高順點點頭,在木箱之中取出一份絹帛遞給了徐庶:“以二位軍師之智,又豈能不做預防?”
徐庶接過接過一看,當即眉頭微挑,看的越發仔細了。片刻之后,他抬頭,第一時間就去看地圖,接著又看向高順。
“難怪將軍此時率軍而出,原來是成竹在胸。”徐庶頷首道。
高順卻擺擺手:“元直,還是那句話,沒那么簡單。曹操對豫州志在必得,我軍此刻出擊,除非親眼所見,任何事都不能輕信,必須謹慎為上。”
徐庶身軀微震,略作沉吟便反應過來,連忙道:“是,庶謝將軍提點。”
“元直,今日與你見此,是郭軍師托付,一切由順自決。豫州之戰,元直還要全力助我,方能不失主公軍師重托。”高順一笑,復正色抱拳。
徐庶見狀起身,他身長八尺,還得佝僂著些,隨即深深躬身:“將軍放心,庶必竭力盡忠。”當看見絹帛的那一刻,他心中知曉,自己是真正得到高順的認可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