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年身體單薄的邊軍新兵,成長到今日的情報之首,令的天下英雄似曹操袁紹董卓者倍加重之,茍圖昌的經歷,算是傳奇。
黃巾大戰說服大河七號之時,葉歡曾經朗誦過:“你是行走在暗夜的精靈,迷霧之中的猛虎。”這句話,更適合用在他身上。
定邊軍眾將都知道,一旦戰端開啟,他們只要一心用于指揮之間。茍圖昌與其麾下,會將最重要的軍情,及時送到手中,從無意外。
他們不知道的是,西都那一次紛亂救出獻帝,其實并非全是王允之謀,按郭嘉的話,至少一半是茍圖昌和他麾下眾士。
十余年下來,情報工作已經成了茍圖昌的本能。但這一次冀州大戰,他依舊為之興奮,那是對情報部門前所未有的考驗。
從幽州到并州,再到兗州的大河流域,方圓數千里,地形復雜。參加大戰的主力軍十余支,他們之間的聯絡通訊,無比繁復。
“這六千里道路。”茍圖昌點指地圖,沉聲道:“每個時辰,都要有我軍的騎士奔行與上,一刻也不得停歇。”
“所有的消息,最少一個時辰一報,情況緊急之時立刻送。怎么選擇路線,如何安排人手,我不管,誰出錯,要誰人頭。”
“該給我們,將軍都給了,你們要的,也已經全部到位。大戰在即,更要謹慎為上,不要因為訊報過多,就失了仔細。”
“張友。”稍稍一頓,茍圖昌的目光落在了黑衣男子身上。
“屬下在。”后者立刻起身。
“說說你的。”茍圖昌揮揮手,坐了下來。
“首領,我部此次跟隨鐵騎營張遼將軍,太原軍于禁將軍的北路集團行動,計有微塵九十七人,清風八十五人,大河十三人……”
“……暗影兩個小隊十二人,通訊兵三百,戰馬六百,信鴿精選兩百七十三只,至總共發起之前,訊報立刻順延此線而動。”
說著話他到了地圖前,拿起竹竿開始比劃軍情的傳遞路線。
“路線一共三條,用哪一條每天由我符沖臨時決定,不與敵可趁之機。首領所言,每個時辰都要有人,定能做到。”
“沿線哨點三十七處作為中繼,倘若遇到特殊的天氣情況,按首領吩咐,用雙腿也要跑到,確保軍情萬無一失。”
張友侃侃而言,內容詳盡,茍圖昌則不置可否。數十萬大軍的作戰,對他而言也是
第一次,想要盡善盡美,還需隨機應變。
“首領,各位,目下的難點倒還不在這六千里。敵軍的偷襲,天氣的變化,我們都能算到,關鍵還在其后各軍的突進。”
“太原軍、鐵騎營,皆是我軍主力,推進速度極快。他們留下的身后,還要在最快的時間,建立起傳送通道。”
“我軍潛伏在各地的暗探,都能加以重用,他們熟悉地形與人情。以他們的意見為主,可以最快的聯系起來……”
“不過,深入敵境之后,意外情況也會變得越來越多。我們亦要和各軍的偵察營及騎兵營聯系緊密,以備不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