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弩、強弓,井欄,封鎖城頭一線。轟天炮則會發射碎石,往城內延伸,雙方之間顯得極有默契,且打擊點亦是精準十分。
失誤,誤傷,總是有的,卻被壓到了最低。且那種失誤,并不會影響太原軍的士氣,此刻,誰都看出了,最后決戰的來到。
城下的高臺之上,周游手持千里鏡,那個姿勢他已經保持了足足一個半時辰。身
體猶如銅澆鐵鑄一般,沒有絲毫的顫動。
若不是他時不時下達軍令,高臺上的校尉,就像個雕像一般。
“李沖,八曲上去,與敵致命一擊,拿下廣昌。”
“諾!”一直在臺下等待的八曲曲長,聽令之后雙眼都紅了,應諾聲中殺氣騰騰,憋得太久了,心中的戰意一直在升騰著。
曲長如此,士卒亦如是,而校尉的軍令,就是他們最佳的爆發點。
“殺!”李沖舉刀率先出擊,三百丈的距離,八曲快如閃電。
城頭上,已經是亂戰一片,廣昌北門,也被沖車撕開了口子。目下,士卒們正在完成最后的疏導,清理干凈,就能自此沖入。
城門狹窄,面對敵軍分配好的弩手,沖擊的士卒無疑會傷亡慘重。但與攻陷城池相比,不重要了,他們的沖擊,就能減輕城頭壓力。
對軍官而言,那是攻城的常規戰法,但在太原軍,就稍稍有些不同和。因為封鎖城門的弓箭手,會被遠程的轟天炮壓制。
隔著城墻,當然打不了那么準,但碎石的天女散花,卻是面攻。也可能在敵軍有防備的情況下,無法傷敵,卻至少能亂陣。
“方位十八,
標尺四零,方位十九,標尺五一……”看著身前的同袍紛紛沖上,然后中箭倒下,有人狂聲嘶喊著。
他的大喊,會被同袍接力,迅速的送回轟天炮陣地。而等敵軍的箭矢向他襲來之時,總會有身邊的同袍,撲上來為他擋住。
之前有城墻阻隔,無法太過精確,但有了前沿的觀察手,轟天炮再度攻擊,就變成了有的放矢。裝填的石塊,也不再是亂石。
飛石凌空而來,準確的命中城門以南五十步外的一處建筑,塵煙四起之際,守軍弓手的慘叫,隱隱夾雜其中。
緊接著,碩大的飛石接二連三的到來,將敵軍弩手的掩體逐個擊破。就算有失誤,但數量卻足夠彌補距離上的誤差。
有了轟天炮的精準壓制,射向城門的箭矢明顯稀疏起來,太原軍士卒立刻抓緊時機沖了進去,分作三路,開始延伸。
左右的兩路,搶的是敵軍上城的通道,他們在那里與敵展開血戰。配合城頭的同袍,攻勢立刻變得立體起來。
中間的一路,則是直沖城樓,繼續掃蕩冀州軍剩余的弩手。另一個任務,則是攔截對方的后援,士卒各就各位,分毫不亂。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