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光不斷在空中飛舞,偶爾夾雜著殘肢斷臂。微風吹來,方圓數百步的草叢沾染上了凄厲的血色,內中則是無數黑影的混戰。
在太原軍的沖擊之下,一盞茶的功夫,冀州軍的戰陣已經被徹底摧毀。也許他們的士氣和血勇,還能讓士卒拼死奮戰。
可步卒沒有戰陣的加持,對抗敵軍,永遠會處在以少打多的位置。當你的對手是百戰沙場的定邊軍,那就是三個字,擋不住。
“二隊三隊隨我,攔截敵軍。”看著敵軍左翼的伏兵,終于忍不住前來接應之時,周游冷喝,抽出戰刀向前沖
去。
與方才一樣,他們的沖擊,永遠會伴隨著弓弩的掩護。相比敵軍,太原的短弓更輕,射速更快,且威力毫不輸給之。
眼前的局勢,擊潰右翼敵軍只是時間問題,敵將的反應也算不上慢,立刻來援。周游的應對就是將之抗住,讓前部破敵。
眼看兩隊人馬就要沖殺在一起,冀州軍的武器是長矛,太原二軍則是戰刀。前者長八尺掛零,后者卻只有五尺。
按漢末的軍事常識,長兵器是要占據上風的,前提是堂堂之陣。像右翼進行的混戰,被定邊軍近身之后,則是一寸短一寸險。
當冀州校尉率領麾下沖到距離對方五十步,準備血戰之時,他和麾下士卒的瞳孔,卻因太原軍的動作,又有一陣放大。
他們驚訝的發現,原本敵軍手中的短刀,忽然變長了。五尺的戰刀由于刀桿的加長,瞬間變成了八尺到九尺之間……
那是幻術?很多士卒第一反應就是如此,聽上去有些荒謬,可定邊軍做過的不可能之事太多,再荒謬,都并非沒有可能。
“幻術,幻你妹,這叫科技懂嗎?傻缺們。”周游是聽不見敵軍士卒的心聲,如果能聽見,他一
定會這么回答。
但身為戰將,敵軍一瞬間的恍惚,他敏銳的捕捉到了。二隊三隊的沖擊之勢瞬間加速,以分散之陣迎上了對手。
長矛利于刺擊,戰刀則側重砍劈,孰優孰劣?并沒有標準的答案,戰陣之上,考驗的是雙方的反應和陣型,誰能發揮優勢。
太原軍的劈砍,目標全是對方的矛桿,第一陣的交手之下,就有不少冀州軍士卒的兵刃,被對手砍斷兩截……
四五人組成的小型戰陣,不斷在原地滾動,長刀橫掃,銳利的刀鋒不是木桿的長矛可以對抗的。
鐵桿?冀州軍當然有,但想要全員換裝,憑冀州的精鐵出產量,卻很難做到。葉歡手握兩大鐵礦,幾乎占據了大漢的三分之二。
當你在戰陣之上,手中武器被敵軍砍斷,第一反應是什么?猶豫,腳步停頓,應該是最基本的操作,周游要的就是這般。
二隊三隊在一線的戰陣滾動,停留在某個位置并不向前。敵軍士卒的猶豫和停頓,則會影響他們的沖力,那就夠了。
周游是阻擊,目標明確,多拖敵軍一刻,擊潰右翼的目標更能完成。激戰之時,他始終是眼觀兩處戰場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