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曲是不是還在找我軍的空擋,這陣沖擊其實也和之前一樣,都是襲擾,他們還沒有找到最佳的出手時機,戰況依舊。
兩翼步卒的將領,很自然會有這樣的判斷,包括顏良在內。那不是疏忽,而是人的一種最正常的心里,只不過被定邊軍研究過。
判斷敵軍的那口氣是否松了,可以通過他們的動作與兩軍之間的氣勢。有千里鏡在手,三曲更多出了一份仔細的觀察。
就在大多士卒松了一口氣的同時,三曲又動了,這一次的沖擊,比之方才速度更快,氣勢更足,沖擊之間,飛射亦不斷。
從停下射擊,到全速奔襲,三曲的銜接,幾乎看不到凝滯。
剛剛松了一口氣,立刻提起來,一來一回之間,步軍士卒已經沒有之前的專注了。至少,此刻沖擊,能讓敵軍的防守削弱。
而當你習慣了敵軍的飛射襲擾之時,五十步之內,三曲的標槍出手了。這種精鋼鍛造的短槍,步卒的盾牌都擋之不住。
通通通通的一陣響聲,步卒前排的盾陣為之搖晃,
出現了縫隙。就在這一刻,三曲的先頭人馬已經殺到,靈巧無比的切入其中。
“他們之前都是故意的,目的就在等我軍稍稍松懈!”直到此時,顏良和不少冀州軍將領心中都閃過念頭,可惜已經晚了。
看似無懈可擊的陣型,卻被敵軍通過沖擊的停頓,飛射襲擾,最后標槍建功所擾亂,且最后兩樣的時機銜接,簡直天衣無縫。
當然,沖擊步卒的第一陣接觸,即使有著種種設計,三曲也難免損失不輕。這沒有辦法,騎軍沖擊步軍堅陣,傷亡多在此間。
但看那些倒下的士卒,就似早有覺悟一般,一旦受阻,便會和身撲向敵軍陣型,身被刀劍也在所不惜,目的就在后續的突進。
這一刻,沒有人會去在意傷亡,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沖下去。
幽州武院的戰役心理學,是對戰爭的研究,為將領和士卒提供一個理論基礎。用在陣上,還要靠他們豐富的經驗,去判斷與分析。
放眼天下,怕也沒有任何一支騎軍,能比三大王牌更加適合。
兩翼的騎軍猶如利刃一般切入敵軍步軍的陣型,中路的洪彪卻縮了回去,他好整以暇的看著顏良,等著對方下一步的動作。
先發制人,后發者制于人,可亦有后發先至。兵法運用,巧妙存乎一心,眼下三曲通過不斷牽扯與心理戰,取得了優勢。
要變,也是該敵軍變,洪彪的中路軍,看似顏良的動作就行。
洪彪只需要盯住顏良,看他的反應來決定三曲下一步的動作。但反之,顏將軍心中要考慮的問題,卻要比前者多得多。
三曲切入步軍之陣,洪彪的下一步,是擾亂陣型之后,與趙大壯匯合,抑或他根本就是想在此處,將自己盡數擊破。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