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后悔只是一瞬,他隨即就率軍追了上去,三百白馬營齊聲發喊,跟隨主將出擊。無論如何,斗將中是黃將軍勝了。
清楚黃忠的實力,文丑不再與之糾纏,看清戰場形勢之后,他選擇了率軍殺向顏良的所在,要與之合兵一處,回頭再對付黃忠。
鳳紋寒魄刀刀光閃動,凜冽生寒,冀州士卒卻是前仆后繼,奮不顧身。因為他們的阻擋,文丑終于與黃忠拉開了一段距離。
“不好,那是大公子所在,不要糾纏,追上去。”黃將軍酣戰之中一聲大喝,刀出如龍,翻飛之中帶著白馬營緊追不舍。
與此同時,趙大壯也不再與韓猛糾纏,迅速與趙校尉合兵一處,準備應對文丑接下來的突襲。焦點,轉移到了一曲所在。
這一番變化電光火石,鐵騎營的反應亦可謂極為迅速。但顏良也絲毫不慢,冀州諸將之中,他和文丑是最有默契的。
率軍回環包抄,拼盡全力將三曲死纏,給文丑的突襲留下空擋。哪怕后者背后跟著黃忠,跟著鐵騎營騎軍,但突擊的先手在己方。
二將聯手,顏良相信他們有著對抗鐵騎營的實力。說到底,今日戰局的困難,亦在意料之中,他們無數次想過與鐵騎營的對抗。
文丑沖殺在前,趙大壯隨機應變,四軍做出了封堵。不過不是在正面,而是與敵軍保持五十步距離的側面,最后的箭矢飛射而來。
三棱霸王槍揮舞,羽箭紛紛落地,沒有一支能進入他身前一丈。哪怕士卒紛紛落馬,現在也管不了了,沖上去,擊穿敵軍。
場上的戰局變化,葉恒也看清楚了,顏文二將之所以如此決絕,目標還在自己。換言之,他的存在,就是敵軍最好的突破口。
有那么一刻,葉恒很希望身在此地的是三弟葉信,若是他在,就能直面顏良文丑。便是河北雙雄,也無法在武藝上勝過三弟。
“恒兒,你是為父之子,到了戰陣上,在敵人眼中就是眾矢之的。倘若你看不清局勢,就會有無數士卒為你而死!”
晉陽葉府的父子深談,葉歡面對長子,為他分析了入軍之中可能面對的種種情況,眼下的戰局亦在其中,那是不可避免的。
“來啊!”葉恒的第一反應不是氣憤,而是率領士卒回身便走,奔向周游二軍鎮守的林間道,梅小伍和趙青緊隨其后。
戰場上,臨陣脫逃是大罪,斬立決,無論是誰,不得容情。葉恒的選擇,很像是畏懼退縮,但趙大壯見了,卻是心中欣
然。
以他了解的葉家諸子,都絕不會臨陣退縮,大公子的選擇在當下,是最為正確的。他不是葉信,無法以自己的武勇改變戰況。
那么,迅速脫離戰場,讓所有的同袍丟掉心中顧慮,亦是正確的選擇。小小年紀,不為敵軍氣勢所動,已經殊為不易了。
看看顏良文丑的神情,你就知道葉恒的選擇沒錯。他一走,數隊冀州騎軍就跟了上去,因為將軍的命令,便是針對葉恒。
“我沒有信弟、毅弟的那份武勇,但亦是葉家兒郎。葉家兒郎,便是要在戰場上建功立業,我有我的戰法。”
一邊縱馬,葉恒不時回頭觀瞧,見敵軍跟上,他的嘴角浮起一抹笑容。早在方才外圍廝殺之時,他心中也在不斷思索著應對之策。
我的身份可以成為眾矢之的,成為敵軍打擊的目標,但反過來想,又何嘗不能成為我軍突破的契機,敵軍太過執著與我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