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豐富的狙擊手,不會犯這種低級失誤。
出手必中,一擊必殺,是他們的座右銘。
換句能聽懂的,優秀的狙擊射手,就有頂尖的抗干擾能力。
比如敵軍的這些騷擾,或是天象忽然大變,狂風暴雨,都不能影響你的出手。身體穩,手穩,心穩,耐性足,是必備的條件。
下一刻,有人實在按捺不住,借拋出頭盔之機起身,到了石上就是一個翻滾。想要越過巨石,去接近對方,尋找機會。
可就在他翻身之后,一支弩箭幽靈般襲來,恰到好處的沒入他的頸項之間!那人雙手死死捂住,身體在地上翻滾,卻漸漸無力。
很快,他的眼神渙散了,再顫動幾下之后,一切歸于平靜。
臨死,他的雙眼睜的老大,看向同袍的方向,似乎給出告誡。
隊長的雙眼猛的收縮,敵軍不光弩箭超出了他的認知范圍,射術也是一樣。奪命一箭精準無比,而且提前預判了對手的動作。
你的翻滾規避,在什么位置二次發力,那是最佳出手時機。且你的身體處于什么樣的狀態,要害在哪個角度暴露,都算到了。
隊長自己也精與射術,他更清楚這看似簡單的一箭,有多難?
射殺自己翻滾中的同袍,后者動作比常人更為靈活,意味著隱藏的射手出箭之時,弩弓一定是在移動的。
移動中精準命中目標,固定的靶子已經極難了,別說還要加上規避動作。更要提前預判,算好位置,手眼結合,缺一不可。
對面不像是個定邊軍士卒,他更像個冷血無情的殺手。隊長此刻甚至能在腦海之中,想象出對方的形象。
什么形象?帥嗎?帥不帥不知道,一定很冷酷。
不過如果讓隊長看見此刻的唐建的話,保證大吃
一驚,他一點也不帥,也根本不冷酷。一對小瞇眼,看上去總是在笑。
他沒有猜錯,唐建的確是移動中出箭,也是提前算好了對方的移動軌跡。這一切當然來自于苦練,狙擊手早已形成肌肉記憶。
趙云當年教葉信站姿,用兩塊木板將他的腰牢牢固定,稍稍一動,就會磨得生痛,甚至破皮流血,子龍可不知道啥叫肌肉記憶。
道理是一樣的,林驕唐建他們訓練的時候,也會將自己用繩索固定,不斷去尋找那種感覺,最后形成條件反射,身體本能。
算?你讓唐建告訴你,射出弩箭的那一刻,弩弓要移動多少距離,多少角度,他還真能告訴你,所有的狙擊手都會算。
但那種計算需要時間,且算出來的數值,未必十分精準。
可他在出手之時移動的距離,采用的角度,絕不會錯。四個字,抬手就有,計算是為了讓他們明白,射擊則是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