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必也許是聽見了眾人的心思,一瞬間,一軍的圓陣再度加速,兩翼開始向前突進,猛然發力之下,攻守很快倒轉過來。
“不好,他是一直在控局,眼下猝然襲擊,我軍難擋。”樂進終于反應過來了,但正如諸葛瑾所料,他不敢鳴金退兵。
雙方緊緊的咬在一處,和之前不同,都是全力搏殺之時。這個時候誰后退,都會被對方尾隨追擊,結果很可能是一潰千里。
“四軍準備,立刻上前,接應同袍。”樂進唯一的選擇,就是增援,一軍的戰力出乎意料,眼下只有靠人數優勢來彌補了。
“劉暢,上,給我擋住敵軍,不能讓他們打攪周必!”這邊陣上,甘寧也是斷然喝道,千里鏡中,他看清了樂進的表情。
就算沒有,戰局的轉變,他也會提前預判敵軍的應對。
“諾!”劉暢幾乎是竄出去的,場外的觀戰,已經讓他的斗志蓄到了巔峰,想要增援?青州營得過我這一關。
青州營的動作不謂不快,但前陣的勝負,卻比他們想象之中還要快。周必一旦決心反擊,一軍的攻勢,頓時猶如排山倒海!
青州營立刻有些招架不住了,他們拼命,一軍又豈會差了?
甘寧、諸葛瑾、樂進都看出了其中的玄妙,并非兩軍差距過大,一軍一反擊,敵軍就扛不住,此正是周必控制的巧妙。
倘若上來,一軍的攻擊就是排山倒海,那么,青州營憑借高昂的斗志和不俗的戰力,一定能頂住,至少頂住一陣。
那樣,一軍不但取得不了預期的戰果,傷亡還會隨之增大。
但周必剛開始就是以柔克剛,用圓陣的絲滑,擋住敵軍的攻勢。穩住陣腳的同時,慢慢將之纏繞,行巨蟒纏身之法。
等到將敵軍纏繞,達到理想中的狀態,
對手也會適應對戰的節奏,從而形成一種習慣。大戰的激烈程度和強度,該就如此了。
你適應了,我就變,要么不變,變就得天崩地裂,電光火石。讓你一時之間根本來不及適應,節奏突變,主動就更加明顯。
民間俗語說“關羽不睜眼,睜眼要殺人”!說的也就是這個道理,不但可以運用在斗將之中,戰陣一樣可以,關鍵還在控制!
精確判斷敵我雙方的戰力,掌握控制的巧妙之處,再去預判敵軍的預判。今夜一戰,周必將一切都做的天衣無縫,才有眼下戰局。
對戰的氣勢,向來是此消彼長的,眼下無論是攻勢還是氣勢,都在蛟龍一軍這一邊,強如青州營精銳,眼下也遮擋不住了。
他們雖然還在奮勇拼殺,前仆后繼死戰不退。但戰局的走向,卻不是你的英勇能扭轉的,因為論英勇,一軍也絲毫不差!
“鳴金!”樂進從牙縫之中崩出了兩個字,再繼續下去,自己的援軍未到之前,前軍精銳,怕是要損耗殆盡,敵軍亦有應對。
一軍全力以赴之下,氣勢驚人,雙方的傷亡都在急速增長。再猶豫,精銳就要全部折在這里,若是后退,至少還能保存一些。
步卒的撤退,必須要有強力的殿后,這一點定邊軍無數次使用過,撤退是一門大學問。此處,樂進當然深知,青州營亦然熾烈。
但周必對此也早有準備,一軍忽然不走中路,而是兩翼包抄,我不跟你拼死糾纏,就是要纏死你,打亂你的部署,讓你慌。
上來的交手,是避敵鋒芒,耗敵銳氣。眼下也是一樣,不同戰略表現出來的兩種戰術而已,但一軍施展出來,純熟之極。
他們可以瞬間讓企圖用自殺性攻擊反撲的青州士卒,失去目標。沒有了發力點,你還怎么拼命,時間稍長,決死之志會消退的。
不說了,說了就是戰役心理學,定邊軍校尉們都知道。
但要能在戰陣的瞬息萬變之間,將之徹底展露出來,便需要提前布局。更需要預判敵軍的預判,周必做到了,一軍做到了。
于是乎,戰局成了一面倒,一軍追著敵軍,如同虎入羊群!
對手是羊嗎?當然不是,他們也是虎,猛虎!
可一旦失去了有效的指揮,形不成強有力的戰陣,猛虎也會變成綿陽,被另一群猛虎予取予求!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