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尉軍官,就該以強將視之,出自敵將口中,是最好的肯定。
許多后來加入定邊軍的戰將們,也有一樣的感覺。嚴綱、黃忠、田疇、單經,麾下中下級軍官的指揮能力,遠超原來的部屬。
他們自己的加強,有可能來自于葉歡的“加點”,但全軍素質的提高,唯有通過培訓與實戰,此處,定邊的基礎最為雄厚。
面對夏侯惇的“卡點”,段平依舊應付裕如,我需要的空間,和你認知的,并不完全相同,且對步卒,騎軍夜戰的威力更大。
心知同袍正在苦戰,且是葉歡親來,但夏侯惇此時,卻已經將一切都拋諸腦后。若是不能擊退眼前敵軍,全是枉然。
焦急、冒進、所有的情緒,都會成為他的敵人!面對定邊,你唯有冷靜下來,才是最佳的應對。夏侯惇做到了,他并未急躁。
段平的多點打擊,來去自如,數量少了自己很多的敵軍,卻隱隱站在上風。夏侯惇顯得極有耐心,步步為營的推進著。
“夏侯元讓,曹操麾下的宗族八虎騎之首,果然不同凡響。看來,我也只能盡量將騷擾的時間拉長了。”纏戰之中,段平心中
暗嘆。
“老實人是不會吃虧的。”這句話也可以用在戰場上,以他的眼力,當然能看出夏侯惇的戰術,寧愿放慢攻擊速度,也不冒進。
騎軍將領在戰場上最怕遇見什么樣的敵軍?就是穩到了極致的那一種,說到這里,就還得提陷陣,因為高順就是最穩的。
穩的內涵,是破綻極少,絕不給你加以利用的機會!
穩,并不代表墨守成規,戰術呆板,而是對戰法執行的堅定,不受敵軍任何蠱惑。夏侯惇麾下的士卒,如今正體現著。
盡量將拖延時間拉長,段平也很快做出了決斷,飛云騎的戰力再強,極限拉扯再如何精妙,戰術的效力,總與兵力相關。
正如六曲曲長張海龍所言,慫,有時候就是一種境界,一種戰術。
戰役目標要隨戰場形勢而改變,一旦最佳效果達不到,你去強求,有可能會成功,但大概率會適得其反,所以段平退而求其次。
魏郡南的一場阻擊戰,規模并不大,看上去也只是進進退退。但無論是夏侯惇還是段平,都將自己的戰略意圖,堅定的貫徹。
相信在戰后,此戰例一定會進入南山武院,作為一
個范例供軍官們學習。學習的不光是段平的退而求其次,還有夏侯惇的冷靜。
遇到段平的阻擊,雙方來回拉鋸,夏侯將軍的選擇是正確的。但定邊軍亦有收獲,葉歡和臧空尤俊聯手,定邊的主動越來越大。
當葉歡主動與顏良許褚“兌子”,尤俊牽制住曹仁,定邊軍還有臧空指揮!聯軍呢?雖然也有副將,但要與臧滿之相比……
葉歡清楚,眼下的局面,就是夏侯淵在此,也一定勝不過臧空。
表現在戰場上,就是三軍四千余騎兵,能壓著敵軍過萬的士卒打,且占據優勢。雙方的傷亡都在增加,前者明顯少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