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遜想到的,葉歡也想到了,且在前者之前,他已經有了感覺。
靠感覺打仗?是不是有些主觀?哪怕你身經百戰,戰陣經驗無比豐富,一味相信自己的直覺,也有犯錯的可能吧?
葉歡會說,那是別人,在本公子身上,沒有這種可能。陸遜判斷戰局,靠的是天賦,他呢?完全是軍事造詣的體現。
最重要的,還是軍情,有定邊軍完善的傳訊體系,超出敵軍不止一籌的速度,只要軍情詳實,他就不會錯。
稍稍后撤收縮,擺出陣型的
梯次,根據戰場的變化,在眼下就是最穩正的應對。進可攻,退可守,且能將風險降到最低。
一旦聯軍如同陸遜的判斷,拼命一搏企圖擊殺自己?在潘鳳擊潰敵軍郡國之前,這種可能有,卻不大,因為他們還有后手。
現在嘛?可能便無限增大,正常發展下去,聯軍已無勝利希望。
那么自己再度率軍突擊,就有概率正中敵軍下懷。
葉歡不怕,哪怕如此,他也有很大的把握,率軍擊潰敵軍。不單單是信心的問題,他的底氣,來源于定邊軍的兵力布置。
張飛的飛燕騎,是他最大的底牌,敵軍傾盡全力,依舊難改。
但主將臨陣,卻必須為戰局贏得最大的利益。稍稍后撤,梯次分布,你若來攻,我便能以退為進,處處糾纏,疲敵擾敵。
有身后數百里的縱深空間,敵軍再多一倍,葉歡依舊不懼。
而敵軍若不來攻,他可以先觀五軍八軍之處的動靜,配合張飛飛燕騎發動攻勢。所謂進可攻,退可守,便是眼下的狀態。
有軍情在手,葉歡的指揮不會犯錯,敵軍沒有半點機會。
再看看趙云、張海龍、臧空諸將的反應,他們
在第一時間就察覺到了將軍如此排兵布陣的目的,并加以配合與補充。
尤俊首先出擊,他的位置就是敵軍有可能截斷定邊大軍后路的所在。戰法一旦確定,張趙臧三將的目光就能鎖定這里。
他們的想法和葉歡一樣,想要孤注一擲抓住定邊,首先就要扎口袋。可論速度的話,誰能比得上六曲快馬?尤俊更是宿將。
“到達之后,立刻分成多路,打探敵軍消息。”即使沒有臧空這句話,尤俊也一定會這么做,看見位置,他比陸遜醒悟的更快。
從六曲的行軍速度上,便可見一斑。出了營地之后,尤俊就將速度放到了極致。他要首先搶占三道之交,查清敵情。
與之同時,數十名斥候分散放出,敵軍的各個行軍路線,皆要兼顧。不止是六曲的先頭部隊,隱藏在各地的山地飛龍亦如是。
千里鏡加上飛燈傳訊,即使遠在數十里之外,他們也能隨時收到葉歡的指示,去做自己最該做的事情,軍情就是生命。
張飛的飛燕騎,遍布冀州的訊息網,為葉歡的兩大殺手。但以葉大公子的性格,永遠會有后手,亦是他留給聯軍的驚喜。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