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s5,s6的skt,沒人能逃掉恐怖的冠軍魔咒。
rng算是繼skt之外最有希望突破這一魔咒的隊伍了,今年也力壓skt拿到了si冠軍。
可s賽呢
很多人不看好。
距離世界賽版本還有足足三次小更新,一次大更新,以及最后的世界賽版本微調,經過五次更新,才能確認最后的世界賽版本。
但夏季賽的第一次大更新,對于rng的體系而言就是一次重創。
拳頭設計師的存在,對英雄聯盟這款游戲來說,就是位面主神,能隨意更改食物鏈以及游戲機制。
跟英雄聯盟的唯一神作對
打完這場比賽的洲際賽就成為了所有人關注的焦點。
如果rng還能砍下洲際賽的冠軍,或者說隊伍能贏下洲際賽的冠軍,都會成為拳頭設計師的另一個關注焦點。
因為檔期的沖突,亞運會結束又遇上夏季賽的緊張征程,洲際賽一拖再拖,直到現在也也沒確認洲際賽的日期。
僅從時間上來看,洲際賽的安排相對較為尷尬,在洲際賽之前的5月,是有“小世界賽”支撐的si季中冠軍賽,全球每個大賽區派出一支隊伍爭奪上半年最強賽區的頭銜。
打完洲際賽又是整個亞洲的運動會,由官方主辦的亞洲混戰,含金量十足。
比較之下,由拳頭舉辦的亞洲對抗賽馬上就就變得不上臺面。
而在洲際賽之后的9月,又是每年一度的英雄聯盟盛典,即世界總決賽,在這種情況下,夾雜在7月的洲際對抗賽,實際上并不受歡迎。
且6到8月,一般是各大賽區夏季賽對抗的時候,在緊張刺激的夏季賽中,強行插入一周時間來舉行洲際對抗賽。
雖然對了解彼此實力有一定幫助,但對于其他戰隊而言,實際上也失去了一周能用聯賽檢驗實力的機會。
且洲際賽主要是前四隊伍參賽,而世界賽則是前三,就s7的比賽來看,參加洲際賽的隊伍除了少數以外,往往也能參加世界賽。
2017年首屆洲際賽的觀賽數據看上去還算不錯,830萬的頂峰觀賽人數,加上2億名獨立觀眾的觀賽看上去相當不錯,但實際上并非如此。
與同年度的si冠軍賽相比,洲際賽的成績并不不出色。
2017年si的獨立觀眾人數達到了3億6400萬,高峰在線人數則達到了430萬,雖然這個數字看上去比季中冠軍賽高,但需要考慮的是,si只需要一份的賽事籌辦成本場館、人員,而洲際賽則需要五份。
在全球五個地區舉辦的賽事如果不能獲得si3到4倍的觀看人數與推廣效果,實際上就相對一般了。
對于觀眾而言,對于洲際賽的觀看實際上也較為不足,夏季賽本來就是相對較為激烈的賽事,決定自己支持的隊伍能不能沖進s賽。
對于絕大多數觀眾而言,觀看各大賽區夏季賽實際上就能滿足需求,且洲際賽甚至會影響到一部分戰隊粉絲與隊員粉絲的觀賽體驗。
畢竟就賽區對抗而言,以戰隊和隊員為主體的粉絲經濟實際上難以推行,畢竟對于任何一個賽區而言,這等于整體上的冠軍對于單個戰隊或者粉絲而言,實際上沒有太大意義。
作為推特上的大嘴巴,歐美戰隊好兄弟第一時間發炮,認為這個比賽根本沒有舉辦的必要。
“老實說,我對這比賽一點都不關心。”
還在g2打中單的erkz毫不掩飾的說道。
“我并不覺得這個比賽在已經很擁擠的賽季中能占有一席之地。所以我認為riot應該移除這項賽事。而且,我們還得飛到北美去,甚至更糟,我們最近已經飛了很遠了。”
有了阿發炮,賽區,ck賽區紛紛出來響應,一時之間,取消洲際賽勢在必得。
拳頭公司沒有正面回復,但從遲遲不肯公布比賽時間看得出來,洲際賽可能要胎死腹中了。
實際上,s10同樣也取消了洲際賽,在這個時空中,卻沒想到洲際賽只舉辦了一屆就消失在了所有人的視線里。
版本的更迭總是大棒加胡蘿卜政策,先來一記狠的,又給你來點甜頭,保持版本活性。
但誰也沒想到,811版本只是砍向rng的第一刀。
緊接著,在打完ig拿下勝利后,又用同樣戰術屠殺了bg,sn后,812版本姍姍來遲。
首先是打野英雄的全線增強,千玨的qe加強,瞎子的e加強,豬妹的e加強,巖雀的微調加強
基本上是能在比賽上出現的打野英雄都被拳頭挨個加強了一遍。
司馬昭之心,人盡皆知。
和打野英雄加強相對的,是所有軟輔的護盾大幅度削弱,最大限度的削弱了保護adc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