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舍。
陳神正對著電腦,噼里啪啦地敲著鍵盤。
這幾天他一直都在研究消化大白的技術資料。
人工智能相關的技術他已經全部消化,這種完全由代碼組成,虛擬無實體的技術對他來說一點壓力都沒有。
由驅動器組成的動力系統和其他與機械結構設計相關的技術,對于機甲工程師的他來說,也只是小菜一碟。
大白在機械設計上面想要跟一臺76米的大型機甲比較,還是太過勉強。
鋰離子電池技術對于他來說也不復雜,之前研究等離子電池的時候,他也了解過這方面的技術資料。
至于醫療芯片,還是老問題,有的只是芯片設計圖,以及基礎晶圓材料的制備方法,所以陳神看都沒看就直接略過。
有米沒鍋最難受,未來的芯片再先進,沒有對應的生產能力也只能看著眼饞,還不如不看。
除了這幾樣之外,剩下的超光譜鏡頭和其他零碎并且暫時無關緊要的技術可以先放一邊。
這些技術雖然都比目前同類技術先進,但是價值比不上上面的幾樣,與其在這些技術上面浪費時間,還不如集中精力攻關最關鍵的技術。
現在最關鍵的技術就是資料里面那一萬多種醫療護理程序。
陳神在電腦上面敲著的代碼就是資料里面的一個護理程序。
從系統的代碼上面,他大概可以分析得出這是一個針對流感的護理程序,以及大概的護理步驟。
這個程序并不復雜,只是十分特殊,所以陳神這幾天的空閑時間都在敲代碼,以至于他都打算到腦機中心去拿一套裝置回來,用意念來敲代碼了。
只不過他好不容易敲下最后一個鍵,剛剛做好測試的準備,手機突然就響了起來。
“喂倩姨怎么了”接電話之前,陳神看了一眼來電人。
王倩那邊顯然不是在辦公室,背影音里面有很大的機器切割聲,估計是在基地的某一個車間里面。
“你之前要的材料到了,已經放到倉庫里面了。”王倩在那邊用手護住話筒,“你要不要過來看一下”
陳神馬上反應過來,是他之前要的碳纖維骨架到了。
他看了一眼電腦屏幕上面的程序,按下運行鍵,一邊說道“好的,我現在過去。”
說完,他便離開電腦桌,快速走出了宿舍。
明天正好是智能中心的光聲小組休假結束,重新上班的日子,如果沒有問題的話,他可以順便把驅動器技術和碳纖維骨架都順便給馬真帶過去。
王倩那邊頓了頓,“好,在14號倉庫,我在這里等你吧。”
很快。
陳神便從宿舍趕到14號倉庫。
這個倉庫是赤紅暴風的備用倉庫,平時一般都不會啟用,里面部件不多,空間也比較大。
推開倉庫門,陳神一眼就看到了其中的王倩,以及在她面前那一副黑色的碳纖維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