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神把自己的想法與楊星分享。
而楊星聽到他這個把腦控技術普及的想法之后十分贊同。
“這件事情就包在我身上吧,通用型腦控裝置我一定會盡快拿出一個初始版本來的。”
對于陳神此前提出的任務,楊星爽快地答應下來。
陳神見狀,也讓他遇到困難及時與自己商討或者反映,他會幫忙解決。
同時還把腦機中心的李鴻圖推薦給他,讓李鴻圖幫他和腦機中心里的小組建立溝通。
而陳神自己則是重新回到學習當中。
在他提出要求之后,三天不到的時間,兩個領域的資料就已經送到他的桌前。
面對這兩份資料,陳神首先打開的是激光顯示部分。
相對于還沒有起步的碳基芯片,激光顯示的問題比較容易解決。
一直以來,國內都非常重視激光顯示技術的研發工作,向來都有專項計劃支持。
目前,我國在激光顯示技術方面與其他技術發達的國家處于同一水平,個別指標性能還要優于其他國家。
而且國內關于投影式激光顯示的配套關鍵部件等核心技術均已攻克,相關產業規模也領先于國際水平。
不過這是投影式激光,而掃描式激光顯示到現在還沒有一款真正能打的產品出現。
掃描式激光顯示系統主要由激光發射器、調制器、偏轉器和屏幕組合構成,原理簡單來說,就是用三基色激光束在屏幕上進行高速掃描成像。
這項技術的最大問題在于成本高,激光器制造工藝難度高,同時需要較大的散熱系統。
三棱和索尼在這條技術路線上曾經推出過相關產品,但是這幾項根本制約難題依舊未得到良好解決,因此也由先驅成為先烈,最后只能黯然離場。
不過對于這幾個問題,系統都有對應的解決方案,他只需要在理解之后把解決思路寫下來就好,其他事情自然有人替他操心。
在學習的激光顯示相關知識的時候,陳神也一起在關注著光聲檢測的事情。
有關于光聲檢測是真是假的問題,網絡上一直都爭論不休。
雖然在西方有關于他的正面消息都被封鎖,但是仍然有許多人在支持他,只不過這些人的言論都被網絡屏蔽了而已。
而在國內,這個話題簡直就是公知和民科完成業績的希望。
會出現這種情況,也是陳神特意設計的,目的就是把這些平時閑著沒事干的人廢物利用一下,給他多一些呼喚點,不然的話他有一萬種方法結束這種無聊的爭論。
而在這些人的爭論聲中,智能檢測中心的準備工作在快速推進。
按照規劃,國內第一座公共智能光聲檢測中心將落戶魔都這個國際都市。
地址選在郊區的一座醫院旁邊,目前已經動工,很快就可以投入使用。
這樣選址的好處是前期可以組織大量病人進行檢測,獲取足夠的病例供人工智能學習。
同時,也方便那些檢測出病癥的人就近到醫院檢查。
至于這座檢測中心的信號解析工作,則是暫時交給了當地的超算處理。
目前這只是一個試驗性選址,如果光聲檢測的效果足夠好的話,未來必定會在全市范圍內大量增加,為檢測中心專門設立超算中心的事情也會被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