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屁股想想都知道,如果現在都在考慮碳基芯片設計的問題了,那么距離碳基芯片量產的距離真就連一步都算不上了。
可是,這么大的進展,怎么他們公司直到今天才收到消息
總不可能這么大的突破是突然從地里長出來的吧
鄭任馬上叫助手調出之前公司對國內碳基芯片的調查報告。
對于碳基芯片的發展,華威內部有著一份專業的調查報告,會定期對理論和工藝上的突破進行跟蹤,同時還會評估這種技術及理論出現之后對碳基芯片產生的影響。
而在最新的報告里面,鄭任翻到最后一頁,看到里面的結論
“國內及世界范圍內,碳基集成電路技術仍然處于不成熟的地步,距離真正量產實用化預計至少還需要三至五年,公司遭遇的芯片危機不可寄希望于碳基芯片工藝突破”
這證明他之前沒有看錯。
最新的技術突破不可能讓碳基芯片這么快就走向量產的地步。
“而且聽劉院士的話,棱角在這一次的動作里面發揮的能量還不小”
鄭任合上報告,坐在辦公椅上陷入了沉思。
好一段時間,他才拿起手機,撥通了陳父的電話。
另一邊。
老陳同志還在處理eda設計部門建立的事務,突然接到鄭任的電話也有些詫異。
棱角的腦機中心跟華威公司有合作項目,但是兩家公司除此之外就沒有太多糾纏了。
老陳同志稍微想了想,很快猜到了這通電話的目的,恐怕還是為了碳基芯片而來的。
正如他所想的那樣,在短暫的寒暄之后,鄭任就問起了關于碳基芯片的事情
”我剛剛聽到了一點風聲,說陳總這邊有布局碳基芯片的業務”
“碳基芯片啊”陳父也有所猶豫,要不要把目前的進度透露給鄭任。
如果是別的企業老總來問,他肯定什么都不說。
但是華威天然是要跟碳基芯片站到一起的,以后說不定大家還可以展開合作,一起投資碳基芯片生產線以及相關設備的研發。
這幾天,公司已經組建了一支團隊,對碳基芯片產業進行了各方面的預測。
其中,對于碳基芯片的生產線建造方面,給出的結果是預計研發加制造一條14納米制程的碳基芯片產線要消耗近兩千億資金
這些錢里面有不少的部分都要花在研發新設備上面,畢竟碳基芯片在刻蝕之前,步驟與硅基芯片的制造流程已經完全不同了。
自然而然,這些步驟全部都需要新的設備,才能適應新生產工藝。
再加上這些新設備都要加速研發,進行大量的試驗來節約時間,研制成本自然更高。
唯一讓人稍微舒心的就是,在刻蝕之后,碳基芯片與硅基芯片的生產工藝接近,設備和場地都不需要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造就可以使用。
但是這些設備本身的價格就不便宜,再加上廠房、土地
這些東西東湊西湊的,數字就已經突破兩千億了。
而且這還是往低的去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