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玉成打開文件袋,一份份取出里面的資料仔細觀看。
氣動布局設計方案、總體布置設計方案、總體結構設計方案、各系統設計、材料工藝協作要求
一份份有待論證的方案和材料都放在文件袋里面,這些材料的精細程度有些出乎杭玉成的預料。
“如果只看這些文件,我還以為你之前設計過直升機呢”杭玉成對陳神說道。
比起他昨天看的那些粗略文件,今天這些資料就完整得多了,該有的全部都有,可以說設計的方方面面都有考慮到。
這時候杭玉成才意識到陳神真不是瞎鬧的,看這些文件,他是有備而來啊
陳神笑了笑,“都是從赤紅暴風這個項目學習來的經驗。”
杭玉成看著文件,感嘆道“從機甲項目里面學到的經驗能用到直升機上,你也是厲害”
剛剛開始的時候,杭玉成還能有說有笑地跟陳神說話,一邊看著文件,只是越往下看,他的臉色就越認真,到了后面已經一句話都不說了。
直到看完前面三份方案,杭玉成才驚訝地問道“概念設計的部分你已經完成了”
“什么概念設計”
缺乏正經工作經驗的陳神壓根就不知道這些專用術語的明確意思。
杭玉成解釋道“就是直升機初步的技術方案你已經完成了”
杭玉成也知道陳神有這個毛病,王倩之前已經跟他說了,這也是調派他過來的重要原因,于是干脆把直升機整個設計流程都解釋了一遍。
概念設計在直升機設計流程里面一般都在技術論證之后,簡單說來就是確定直升機要使用什么樣的技術,什么樣的外形才可以達到預期的指標,同時直升機的尺寸重量等詳細參數也會在這個時候被正式確定下來。
完成了這個步驟,就可以根據設計造出對應的吹風模型扔風洞里面進行吹風試驗,后面再根據反饋,對飛機的操縱性、穩定性乃至于飛行重心進行計算和修改。
再接下來就要在修改中全面實現預期的設計指標,并將原型機試制所需的全部圖紙和技術文件提交審批,之后再移交給試制工廠進行生產。
然后就是試制整機的事情了,一般試制的整機數量都在三到五架,生產成功之后會進行地面和空中試驗。
如果在這些試驗中沒有發現問題的話,就可以移交生產圖紙、技術文件及樣機,做好使用維護的建議文件,然后正式開始生產了。
而杭玉成口中的初步技術方案形成就是概念設計完成的標志。
他這么一說,陳神就懂了。
“按你的說法,那我的確是完成了技術方案,而且估計用不了多久我們就可以去吹風洞了。”陳神摸了下自己的下巴。
他剛剛看到跳鷹直升機的項目進度突然又上升了1,估計是項目官宣的功勞。
杭玉成快速把剩下的文件都翻了一遍,發現跟陳神所說的一樣,這的確是一份完成的技術方案,設計的框架已經造好了,只等著他們往里面填入更多的細節。
杭玉成苦笑一下,“你的動作也太快了,那接下來我讓團隊對這份技術方案再進行一次計算論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