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全息投影儀是通過聲鑷技術對塵埃或者特定微粒進行控制排列,并以特定光源照射,使它們展現出特定畫面,并響應特定操作的。
只不過他之前制作的全息投影儀每臺只能控制一千個全息微粒,并且最多串聯五臺,也就是操控五千個微粒組成畫面。
這種程度形成的全息影像也就夠機甲里面的顯示面板使用,但凡對色彩鮮艷度、清晰度以及畫面大小有特殊要求的,都很難滿足。
“按照文件上面的說法,這臺型號a1的機器是優化了聲鑷控制技術的版本,把原來的十臺投影儀合成了一臺,控制的全息微粒數量直接突破了一萬五千單位,而且還可以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串聯,同時還有一包新材料”
陳神把自己的目光放到了投影儀后面,那里有一袋化肥
呸
不對,應該是用化肥袋子裝著的新全息材料。
也不知道是哪位人才,用這種袋子來裝新材料,要不是科技園里還沒有正式開始搞綠化,指不定這袋東西進來的時候就被拿去施肥了。
解開化肥袋子,里面是一堆高分子微粒。
按照說明文件里面的解釋,這是一種名為“全息塵埃”的新材料,就像是一袋子比面粉略粗的粉末。
這種材料在光照反射上面有著相當良好的表現,可以組成色彩更豐富更艷麗的全息圖像。
而且這種材料無毒,哪怕誤食了也可以被人體正常排出,另外這種材料還經過了特殊處理,入口之后味道異常苦澀。
就跟黃連一樣,足以在入口的第一時間提醒所有人不要吞服。
并且這種材料重量不輕,如果出現回收失敗的意外狀況,失去了聲鑷控制的它們無法漂浮在空中,會自然落地等待降解或者清理,也無法被鼻孔吸入。
如果配合a1投影儀使用的話,還可以增加可操控微粒的數量。
這簡直就是一種跟全息投影完美匹配的材料。
陳神都有些驚訝,華科大的團隊居然能在這么快的時間里找到這么適合的材料。
看來自己的便宜母校有點東西啊
陳神感嘆之余,按照說明書上面說法,把全息塵埃倒入投影儀底部的入料口。
接下來按下開關。
在指示燈亮起之后,從投影儀頂部的縫隙中涌出了大量的全息塵埃,組成了開機的畫面。
或者用開機影像來形容更為恰當。
這是一幅赤紅暴風模型的影像,足足有兩米高,上下左右各處的細節都栩栩如生,如果不是還能透過影像隱約看到后面的墻壁,幾乎就跟一架真正的機甲模型沒有差別了。
而且投影儀響應的速度極快,從開機到圖像形成還不到半秒鐘。
陳神把投影儀連接到電腦上,按照操作書里面的說明安裝好操控軟件。
在軟件里面還有其他的測試影像可以選擇,大多都是某一種物體的影像,赤紅暴風和拳擊手號出過的所有模型都可以在里面找得到,甚至還有一些跑車和真人的影像。
最夸張的是還有一段閃電五連鞭的動態影像
陳神實在不想點開
切換了另外幾個影像,也許是經過特別優化的原因,最終呈現的影像效果都十分不錯。
這臺a1投影儀已經完全達到了室內展示的要求,只要在周圍加一圈玻璃或者透明材料隔擋一下就行。
再把說明文件打開,里面還說到這種a1全息投影儀還有手控模式和多機串聯模式。
手控模式就是跟機甲里面的一樣,直接點擊全息界面進行需要的操作,只不過這種模式現在還缺乏應用場景,所以沒有進行大力開發。
至于多機串聯,則主要是為了室外場景而考慮的。
在這個模式下,除了可操控微粒增多,可顯示影像更大,色彩更豐富以外,全息影像的防風等級也可以達到五級,只要不是六級的強風,都不會使影像出現大幅度變形。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