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就是了,陳總師。”引路的喬主任把陳神跟杭玉成帶到機身段前面。
陳神看著眼前的直升機機身。
雖然之前杭玉成他們改了氣動外形,但是直升機的各項數據是沒有變動的,機身仍然是34米長,634米寬,高894米的數據。
“好大啊”團隊里面一位參與過氣動外形改造的研究員抬頭看著還沒有安裝玻璃的駕駛艙,雖然早有預料,但是臨近到面前,他還是不由得感嘆起來。
喬主任帶著眾人走進車廂,一邊說道“這臺直升機的確是很大,我們剛剛接到任務的時候,還以為它是什么特種車輛的車廂。”
精衛直升機的尺寸雖然看起來跟其他直升機差距不大,但是肉眼直接觀看的差距就大得多了。
其他直升機的尺寸雖然也有十幾二十米長,甚至也有三十米長的,但是它們跟精衛直升機比起來其實完全不在一個級別。
這是因為一般直升機的形狀都是半魚形,就像一條魚兒從頭到尾切成兩半,這樣的形狀看起來雖然長,但是大部分的長度都分布在尾部,機艙內部其實空間大不到哪里去。
精衛則完全不同,它的外形相當方正,看起來就是一個長盒子,從頭部到尾部,尺寸都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如果要跟現實物體做個類比的話,精衛機身占用的空間就相當于十二臺45座的旅游大巴分兩層疊放,每層各六臺呈三三形狀疊放。
在外面顯得巨大,到了里面就更顯得空曠了。
現在的精衛還只是一個空殼,里面什么都沒有安裝,走進去就跟進了一間沒裝修的空房子一樣。
杭玉成跟其他各個系統的人開始實地確認部件的位置,還拿出尺子來確定大概的位置和尺寸,好讓研究員們有更直觀的印象。
而陳神則是用手指在機身內部敲敲打打,四處看看還有沒有哪里存在疏忽。
另一邊杭玉成跟各個系統的研究員交待完畢,也走了過來。
“陳總師,這架機身用的材料沒有問題了吧”
“沒有了,”陳神搖搖頭,“目前這樣就挺好的了。”
這個機身大量使用了碳纖維復合材料和鈦合金等輕型材料,這讓它的重量比一般情況下輕了至少三分之二。
話說能造出這樣的機身來,還真多虧了之前赤紅暴風和大白兩個項目,借助這兩個項目,國內積累了雄厚的工業基礎,一個把國內的鈦合金工業完全發展起來了,另一個也把國內的碳纖維材料部分推到了頂尖水平。
不然的話容易出現材料配方工藝都有,卻實現不了的問題。
“現在差不多可以開始試制了,如果沒有其他問題的話,我們就可以讓他們開始試制整機的準備了。”杭玉成提醒道。
雖然航電系統還有一些問題,不過現在可以先把其他部件準備好。
這也是他在穹頂基地兩個月以來最深的體會,基地里面的項目是可以研究多少就制造多少的,不像其他項目還要等理論工作完成后,再做一份整體方案可行性分析報告等待審批研究什么的
這樣實在是太壕了
陳神想了想,說道“既然要試制的話,那就試制八架吧。”
杭玉成本能道“有點多了,按流程來一般試制都不超過五架,這樣出了什么問題要改動的話損失也不大。”
陳神搖頭“不用,這八架試制整機出問題的概率不大,試驗做完之后就可以把它們轉到基地去執行深海任務。”
深海任務指的就是赤紅暴風七千米測試的事情,這兩天基地里面已經啟動相關任務在準備之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