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水下。
赤紅暴風的駕駛艙內,所有人都在按計劃執行自己的任務。
六個人坐在操作臺前面,看著面前的顯示屏,操作著機甲外面安裝的儀器。
而負責駕駛機甲的何家三胞胎一邊休息,一邊還負責記錄水下的全過程。
在機甲還沒有下水之前,他們就已經打開了觀察窗的攝影功能,把下潛的全過程都記錄了下來,現在還要把機甲在水下的活動過程記錄下來。
并且在機甲全身,還另外設有好幾個角度不同的攝像頭。
比起深潛器里狹小的工作環境,在駕駛艙里面要舒服得多,儀器操作起來也容易,各種任務完成的效率也高得多。
在機甲外邊,一個個艙口閥門被打開,有時放出一條機械臂,有時放出一個取樣瓶,在淤泥沉降回地面之后,在機甲的腳踝上還放出了鉆探取樣器,鉆頭往下鉆了好幾米才收回土壤樣本。
“坐好了,接下來我們要轉移了。”
何新一句話,就讓操控臺前的六人收回了所有操作,乖乖坐在位置上,系好安全帶。
隨后,機甲開始走動,在七千米的水底顯然不如在地面或者澡盆里面那么輕松。
機甲在海底受到的阻力更大,反饋到操作上面的阻力也更大,何家三胞胎每走出一步都要花費地面十倍以上的力氣。
而且隨著他們的走動,原本慢慢恢復清寧的海底再次變得渾濁一片,三人只能靠著聲吶系統和全息地形顯示來判斷往哪邊走。
不過這片海底是精心挑選過的,地形相對平坦,并不存在什么深溝,所以事實上他們只要不迷失方位,隨便怎么走都行。
只是這番行為如果讓海面上的環保志士們看見了,恐怕要當場氣暈過去。
然而事實是以大自然的恢復力,赤紅暴風別說在這里蹦蹦跳跳,哪怕在這里把等離子炮的彈匣全部打空,也造不成什么永久性的損傷。
唯一可能有影響的,可能就只有附近的細菌族群。
而這一點影響相對于整個海底世界來說,大概就相當于國內吃一塊肉,對亞馬遜的雨林生態造成的蝴蝶效應。
有人覺得國內吃肉是對亞馬遜雨林的毀滅性打擊,但事實就是大自然可不會管人類的生意做得有多精明。
今天赤紅暴風留下再多的腳印,說不定不到一個月大自然就能全部抹去,在不知不覺中宣告它才是這里的主人。
輾轉換了幾個地方,重新采集樣本之后,或者說把周圍的原生態環境都破壞干凈之后,赤紅暴風終于在深海中停了下來。
“現在所有任務都已經完成了,只剩下最后一個了。”
操控臺上的六人檢查了任務手冊之后,對著駕駛位上的何新說道。
與此同時,駕駛艙內所有人都看向他。
“明白。”
何新點點頭。
最后一個任務就是等離子炮的水下試射測驗。
他在面前的機械按鍵上面按下了等離子炮的啟動程序。
面前的全息屏幕上頓時跳出一個警示畫面,同時還附帶有一個密碼框。
在現實中,對等離子炮的管控可比電影里嚴格得多了,至少連接到神經控制系統,駕駛員一個神經指令就能啟動的情況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