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一看,新聞里還有這一事件的新聞發布會視頻。
發言人是一個眼睛帶著幾分厲色的女人,正在回答著記者們的提問。
被點名提問的記者最關心也是第一問起的就是“核熱火箭什么時候可以投入使用”
“核熱火箭項目預計會于明年上半年完成反應堆建造,同時進行第一次地面試車。”
陳神看到這里,也不由得有點吃驚。
項目加速才沒幾個月就拿出了反應堆的設計圖,而且明年上半年就可以完成建造并試車,對面這個效率也可以稱得上是離譜了。
當然,這其中對面在上個世紀積累下來的大量資料功不可沒。
就跟陳神可以從系統里面拿到全套的資料一樣,他們也可以翻出上世紀試驗中得到的數據。
有了數據和路線,做起設計和實物來就快很多了,只不過對面終究沒有系統,依靠上個世紀的資料做到這種程度已經是極限了。
視頻里的問答還在繼續。
記者又問了一個問題“請問這項技術是為了火星登陸準備的嗎,核熱火箭在以后會成為我們航天探索的主要技術嗎就像是對面的藏羚羊。”
女發言人說道“核熱火箭的最終目的地的確是火星,不過我們堅持多元發展,不僅會在核熱火箭上進行研究,新型等離子推進和其他方式現在都有研究計劃,相信我們的專家可以從這些計劃里找到最合適最有前途的方案,然后用那個方案把我們的宇航員送到火星”
“那我們會成為第一個登上火星的國家嗎”
“對此我們十分有信心。”
“”
幾個問題下來,女發言人的回答半句都沒有離開過太空競賽,火藥味和針對性簡直不要太強。
而國內不少人看到這個視頻第一反應都是緊張。
“對面已經在給火箭上核動力了我沒看錯吧”
“這個技術突破有點猛啊,國內的小電驢還要加油啊”
“我感覺以前那個財大氣粗的nasa又回來了”
“對面的思路估計是ss打月球,核熱火箭飛火星,再加上一手新等離子推進預研,做好三手準備,媽耶這也太有錢了”
國內的網友和航天工作者們看到這場發布會,眼里除了羨慕就只剩下羨慕了。
這種三線作戰所需要的財力不是一般機構負擔得起的,如果不是出了一個陳神和藏羚羊,恐怕這一手他們不會跟。
不過現在手捏著一張新型等離子推進的好牌,不跟就是漲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所以在對面公布核熱火箭項目進展的第二天,國內也公布了一個研究項目的進展。
不是核動力藏羚羊,而是一種水平起降的空天飛機。
按照官方說法,這架空天飛機采用了八套等離子推進單元,有效載荷比起藏羚羊要高出一大截,而且這架飛機會在以后成為宇宙工廠的主要建設者,,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