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沒有直播,核動力藏羚羊從庫房被牽引出來,再到起飛只用了半個小時。
而且起飛成功。
這對于藏羚羊號來說,已經成為常態了。
陳神看了看旁邊的工作人員,雖然在鼓掌微笑,但是已經看不到第一次時那種激動到想跳起來的心情了。
他們并不知道這一艘藏羚羊號的特殊,說不定還在奇怪他怎么會回來觀看這次飛行任務。
微型化核反應堆的事情需要高度保密,沒到合適的時機是不會對外公布的。
所以在飛控大廳里的大部分人都只知道這是一艘改進過的藏羚羊,在能源和載重上都做了優化,只有小部分人知道真相。
而陳神在飛控大廳待了一會兒,就走到了另外一個被封閉起來的大廳中。
這次的藏羚羊監測任務是被分開的,飛控大廳只負責一些表面信息的處理跟蹤,看起來跟之前的藏羚羊號沒什么兩樣。
但是在這個大廳還有專人負責監控藏羚羊號里面那個快中子反應堆的狀態。
如果出現問題的話,那這艘藏羚羊號就要臨時降落到大漠里去了。
藏羚羊號這次的飛行時間不長,在一次加速和減速之后,繞了地球兩圈就無驚無險地重新降落到發射場。
這次首飛就這樣在平靜中成功了。
只有何偉這個糟老頭子特別激動,也許是他的惡趣味終于有了實現機會的原因。
“如果接下來一個月的試驗沒有問題的話,那我們就可以進行無人登月試驗了”何偉在核反應堆的監控大廳里激動得團團轉,一邊還拿出隨身攜帶的手冊再核對一遍項目的流程
接下來的登月任務理論上可以讓宇航員上船一步實現載人登月,但是核動力藏羚羊沒有真正飛過地球到月亮這么遙遠的距離,說不定途中還會出現什么狀況。
所以保險起見還是要讓飛船在無人的狀態先飛一趟。
反正以現在的情況無人登月和載人登月其實沒有太大區別。
載人登月可以做到的事情,無人登月也可以做到,畢竟又不是要建月球基地,現在上去能做的也只有挖土了,人挖的土跟月球車挖的土都一樣,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而且現在登月第一人的榮譽也沒了,更沒必要為了一個太空競賽就把宇航員的性命押到賭盤上。
就在核動力藏羚羊進行深度測試的時候,對面的ss也進入了最后沖刺的階段。
進入十二月,火箭和無人飛船就已經分批次運輸到總裝廠房進行組裝。
十二月中旬,對面就宣布火箭和飛船已經組裝完成,并且通過了測試,一切正常。
到了下旬,臨近元旦的時候,巨大的ss就已經由履帶轉運車從總裝廠房轉移到了發射場,靜待幾天后的發射了。
這一套動作下來一氣呵成。
對于ss和它即將執行的任務,全世界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個人層面都給予了最大限度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