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此時在上面已經顯示出一幅動態的畫面。
陳神一眼就認出,這是用藏羚羊尾部外置相機拍攝的畫面。
在灰蒙蒙一片的大地上,一輛相當巨大的無人車前面插著一面大國旗,在更遠處是一片漆黑的宇宙。
隨著鏡頭的移動可以看到,在這片漆黑背景中,卻有一個發著光,而且色彩豐富的半圓
那正是地球
地月之間由于潮汐鎖定,所以在月球正面上看地球,地球的位置是固定不變的,永遠都掛在天空同一個位置上。
不過許多人印象中在月球可以看到一整個地球,這并不完全準確。
隨著月球繞地球公轉,地球相對于月球被照亮的部分會不斷發生改變,所以在月球上會看到地球的相位變化。
通俗點說,就是在月球上看地球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只能看到半個地球、四分之一個地球,其余部分都隱藏在黑暗中,甚至有時候地球會完全陷入黑暗。
當然,有時候也可以看到完整的地球,這種現象被稱為“滿地”。
這跟滿月是一個概念,而且兩者的時間是一致的。
當在地球上看月亮是滿月時,在月球上看地球也是滿地。
而且比起在地球上看滿月,在月球上看到滿地現象時,地球的視面積是滿月的135倍。
也就是說滿地時在月球上看到的地球面積,比在地球上看到的滿月大得多。
雖然此時只有半個地球,但是畫面看起來仍然相當震撼。
只不過觀眾們的關注點顯然歪了。
所有人都在討論剛剛在畫面上一閃而過的激光通信車。
這輛激光通信車是國內特制出來的,只看體型就知道它跟以往所有月球車都不一樣。
它左右寬25米,前后長為37米,分為兩種狀態,行動狀態會把身上的非必要設備都收縮起來,這時平均高度是15米。
而在工作狀態會完全展開,兩側稍有伸展,高度也會增加到兩米。
整體外觀看起來就像是一輛小坦克,而且它的重量也無愧于這個稱號。
這輛通信車足足有六噸重,為了讓這個大胖子在月球上能夠有一定的機動性,所以設計人員們給它使用的是特別設計過的密封履帶式車輪,這樣可以增加受力面積防止陷落,同時也可以防止月球沙塵進入履帶內部。
主持人也在現場介紹著這款通信車的性能,它使用的等離子電池,同時還可以展開太陽能板充電,待機時間超長
不過在網絡上,直播間已經被一排“59”的彈幕刷屏了。
“如果我沒看錯的話,這輛通信車的底盤應該是用59改的吧”
“攝影師再轉一個鏡頭,讓我看看它有幾對輪。”
“不用看了,就是五對,我剛剛已經看過了”
“59都多少歲了,你們居然還讓它上太空,它這么老的機器了,能拉嗎”
“能拉,但是只能拉一點點,不能拉多了”
此時,在飛控大廳里,通信系統調試完成之后,眾人只是短暫激動,就趕忙開始了下一項任務。
通信車轉回行動狀態,然后啟動電機緩緩離開了藏羚羊號的降落位置,在月球上留下長長一道履帶印。
之后,藏羚羊的后艙門也緩緩關閉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