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時基地投入使用后的最多半年,國內就要通過大運力的藏羚羊在月面上建造起第一座混凝土基地。
這座基地的面積不需要太大,但是要保障至少十名宇航員的生活,同時以基地為中心,同步建設周圍的工業實驗設施。
在這座小基地建造完成之后,就可以抽出身到另外一個地方再建一個小基地
就這樣多點開花,連片成面,拿下月球上的一片實控面積。
接著再在這些星羅分布的基地中間建設建設軌道交通網絡,天上的衛星系統也不能落下,還有地面的基站網絡服務。
如果從月塵里取水的技術實現順利的話,說不定以后還可以在月球上制造一條輸水網絡,實現細致的功能分區,建造月球城市
針對月球開發,何偉他們已經立下了許多個周密的計劃備用。
反正他們有足夠的太空運力,就是任性。
現在正是給接下來所有計劃奠基的時候。
魯學名和蔣珊就在攝像頭的跟蹤下,做著一項又一項任務。
一件件指定的物品被他們轉運到對應的地點,有的是工具箱,有的是建筑材料,他們甚至還在機器的幫助下完成了一次混凝土的攪拌作業。
成功在月球上制造了屬于人類的混凝土。
當然,這次帶上來的混凝土數量無法使用,只能用來進行實地測試。
但是這樣的月球手工,還是讓地球上的觀眾們看得津津有味,乃至浮想聯翩。
在許多人的暢想下,再加上之前官方對于太空計劃的披露,大家都知道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個月球基地,恐怕就在不久之后的將來了。
許多國外的觀眾看著魯學名兩人開心做著月球手工,反而感覺嘴巴里酸酸的。
“這樣的成就什么也不起的,就是等著大氣等離子推進技術而已,如果我們國家也能有這樣的技術,只需要一艘飛船就可以完成永久基地的建造。”
“如果我們國家也能出現一個陳,我們現在已經登陸火星了”
“科學是沒有國界的,人類中出現了陳,對于我們來說其實是幸運的,只有他才可以擔負起人類的未來”
在一片羨慕嫉妒恨的聲音中,陳神的粉絲很快出現,然后就是幾套熟練至極的話術“科無界,他是人類希望”“最年輕的科學之星”“當今世上最頂尖科學家”
不是飯圈,勝似飯圈,尤其是發這些話的人往往都擁有高學歷,或者年輕的年紀,更讓人意識到陳神的聲望現在在地球上已經無法再阻擋了。
哪怕是在非洲的原始部落,酋長可能沒有聽過愛因斯坦,但是一定聽過陳神的大名。
藏羚羊號首次登月并沒有在月球上停留太久。
魯學名和蔣珊只在月面待了五個小時,然后就換了戚文華出來,再工作了五個小時展開氣囊基地,把主要任務都完成之后,總共差不多十個小時的時間。
三人就回到藏羚羊號上面,打開自動駕駛程序從月面起航,往地球飛回。
之所以只待十個小時,是因為沒有必要待更長的時間。
藏羚羊號一次可以裝載的東西就那么多,可以做的任務也就只有那么多,所有任務都完成之后,自然是早點回家早點安心。
而且他們回來之后還要休整,接下來還有第二班航天員要跟著另一架核版藏羚羊飛往月球。
他們會給月球基地帶去更多的物資,完成更多的任務。
而這十個小時里,月球上發生的一切,全地球人都在關注。
早在直播還沒有結束的時候,藏羚羊降落,月塵拍打在攝像機上面被錄下來的音頻就已經成為了全球最熱門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