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大家看到這份計劃可能會覺得莫名其妙,而我只覺得欣慰,因為這代表著九九年的成果已經被我們消化了,現在是時候向公眾公開當年發生的事情了,在人造蟲洞項目成功之后,我們還要對外星發起正式的反攻并不是,我瞎說的”
評論區里的人就沒一個相信的。
就跟當初王倩和王宜年第一次聽到人造蟲洞時候的反應。
周大福這些吃瓜群眾的反應甚至比那兩人還要夸張。
從評論區里的評論就可以知道,他們甚至都沒有看完全文就迫不及待地發表自己的看法了。
如果他們看到最后面的項目參與人員名單,就不會這么輕易地覺得這是一個玩笑或者是從哪一部科幻上面抄下來的片段了。
因為參與人員中除了陳神這個總負責人之外,還有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全體成員。
里面包含了十二名專職院士,在站博士后86人,在學研究生501人,專業技術人員一千多人
所有主要人員的名單都在里面一一被列出。
可以說,這是目前國內乃至世界上可以湊得出來的高能物理學界最強陣容之一了。
當然,也有不少人看了名單之后仍然半信半疑,想找到其他官方消息佐證的。
而這一搜索,甚至都不用搜索。
只要打開任意一個有新聞推送的網站,都能看到鋪天蓋地的官方通稿。
而內容
正是關于人造蟲洞項目的
剛剛跳到白澤搜索,想搜索一下官方信息的周大福一眼就看到了自動推送的新聞。
權威發布我國將開展“空間靈渠”工程,致力于探索空間奧秘
“空間靈渠”下周一將跨出第一步,負責人竟是他
人類最前沿最科幻最浪漫的探索我們要在“虛無”的空間上開鑿出一條靈渠
“居居然是真的”
周大福感覺自己一下子就麻了,真的麻了。
是他太久沒關注基礎科學的發展了嗎
什么時候人類的科學理論已經進步到建設人造蟲洞的地步了
點開一條新聞,里面詳細介紹了“空間靈渠”這個項目的由來。
首先是名字,對于人類來說,人造蟲洞就如同舊時代開鑿運河一樣,只要成功就可以讓兩地的交通往來變得簡單方便。
所以這個第一次人造蟲洞的工程項目名稱就取了人類最古老的運河名稱靈渠的名字。
再加上與蟲洞匹配的空間二字,表明項目的目的。
而項目的由來,在新聞里則是詳細提到“空間靈渠”項目并非一時的心血來潮。
正相反,它已經經過國內眾多科研人員長久的秘密論證,周大福最為熟悉的陳神,這一年時間也是在為了這個項目的論證而一直奔波。
所以才一直都沒有在大眾面前露面。
直到最近,項目的主要參與人員才認為第一輪理論驗證的時機已經到了,所以才決定啟動這個機密項目。
而這個機密項目,之所以選擇在月面上進行,則是因為外太空的環境對于實驗可能會更加有利。
也正是因為需要在月球上進行,所以國內才做了一個違背保密規定的決定
把這個項目公之于眾,,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