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最夸張的是,最后復仇流浪者號上天時,只用了一節推進器
也就是說,其實只需要用一節推進器里的小部分富余燃料,就可以把一架兩千噸的機甲送到十公里以上的高空。
這可是兩千噸重的機甲啊
不對,當時上面還掛了一架將近三百噸的小不點,也就是總重接近兩千三百噸
這種推力只要做個簡單對比就知道有多逆天。
當初土星一號起飛重量30385噸,但是近地載荷只有區區118噸。
到目前為止還沒發射的貨運版ss起飛重量2951噸,近地載荷大約140噸。
這可都是一百多米高的超重型火箭
小學生都知道哪怕用上這些超重型火箭,想把兩千多噸的機甲送上天,至少也要17發捆在一起發射才有可能。
而用了怪獸藍血作為燃料,卻只需要兩發跟機甲手臂差不多的火箭,就可以把機甲送上天。
而且,傳統火箭在飛行的時候是一邊飛一邊丟垃圾,越飛重量就越輕的,而藍血火箭從起飛到降落之前,可是啥都沒有丟的。
很明顯,無論是體型還是高度,抑或是重量和載重,藍血火箭都能把傳統的化學火箭按在地上摩擦。
如果讓國內那些因為大氣電推而失勢的傳統火箭人聽到這個消息,怕是都要興奮得跟火箭一起上天了。
聽了陳神的話,王宜年有些不確定。
“有史以來的最強火箭,聽起來也不是很厲害啊”王宜年念叨著。
不怪他太膨脹,哪怕他用ss作為對比的對象,140噸的近地載荷最多也只需要藏羚羊起降七次而已。
而完成這七次起降,藏羚羊只需要最多兩個月的作業時間,ss發射一次卻需要至少好幾個月的準備,還有大量維護保養檢測發射窗口的事情要操心。
所以算下來總的工作量,發射火箭比起藏羚羊起降的工作量至少要超出十倍以上。
相比起這些繁重的工作量,大火箭帶來的一步到位的優勢實在是不夠看。
“呵呵,”陳神笑瞇瞇的,不打算跟王宜年多解釋,“現在火箭還沒有造出來,藍血的實驗也沒有做完,說什么都是虛的,我們還是等一下,讓子彈飛一會吧。”
“等到造出來了,你就知道史上最強的火箭究竟有多強了。”
百噸近地載荷的火箭比不過藏羚羊,但是近地載荷千噸以上的火箭,就完全有必要在電推體系之外獨立出一個系統來進行研究了。
兩人回到實驗室的時候,剛剛安排去給怪獸藍血做實驗的組長已經拿著一疊最新出爐的報告回來了。
這些都是剛剛出的,還有一些檢測沒做完的接下來會陸續出結果。
陳神接過這些報告,假裝認真地看了起來,內心早就已經飄到了前世的記憶里去。
這些報告他早就已經在生物實驗所里看過同樣的了,之所以還要讓組長再做一次檢測,只是為了合理地獲得這些數據而已。
真正重要的還是前世關于電影里那一發大火箭的記憶。
前世里說過,怪獸藍血在跟稀土元素混合時會發生劇烈的反應,釋放出內部巨大的能量,這也是藍血可以成為火箭燃料的最主要原因。
不過究竟是跟哪一種稀土元素混合,他就不知道了,因為電影里面壓根就沒說。
而且在系統里面也沒有說過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