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項目就是可以推動地球的行星發動機
陳神真的沒有想到,驚喜居然會來得這么突然。
上一次無人機甲關聯到一個人造蟲洞就已經是歐氣爆發了,沒想到現在又來了一個重核聚變。
這讓他有種白嫖黨在抽卡游戲里面把把神抽的感覺。
難道是最近自己在生化實驗所這一年時間里已經不知不覺地偷渡成功,恢復了歐皇本色
陳神抓了抓臉,感覺的確比以前更白了一點。
他這才恍然大悟。
也許的確是因為在地下基地待的時間太長,臉變白了,所以運氣才變好了
果然,自古以來在地下挖工程的,從來都不會挑風水不好的地方開挖。
陳神感慨一下,把注意力放回到系統的技術上。
一上來,系統拋出的就是行星發動機最基本也最關鍵的技術。
真空巖石重聚變技術。
簡單來說,這項技術就是利用巖石中的硅元素進行核聚變反應,在獲得無盡能源的同時,還可以獲得高能高壓的等離子流。
這里的等離子流本質上是跟藏羚羊發動機噴出來的東西是一樣的。
只不過兩者之間的能量等級完全不同。
行星發動機的等離子流徹底以千公里為單位計算,而藏羚羊的等離子流卻只能夠噴出十幾米或者幾十米,就在大氣中消失不見。
除了這項技術以外,現在系統并沒有放出其他的技術。
作為最關鍵的技術,真空巖石重聚變就已經把這10的技術份額都占光了。
現在系統里面除了一個技術大綱和技術梗概外,其他信息完全沒有放出來。
不過陳神不嫌棄也不失望。
光是現在放出來的信息就已經夠他研究的了。
先打開系統的概述總結,第一眼就看到了兩種行星發動機的描述。
轉向發動機和推進式發動機
前者負責控制地球前進的方向,而后者則源源不斷地為地球前進澎湃的動力。
而且這兩種發動機中還有不同的體型。
比如推進式發動機,就有直徑十公里的小型推進式發動機。
此外還有直徑三十三公里左右的大型發動機,轉向發動機的規模也與此相同,也是三十三公里的直徑。
除了直徑外,還有高度的不同,行星發動機可以從八公里到十一公里的高度進行調節,根據不同的需要建造不同的高度。
而在推力部分。
當大型發動機全功率啟動的時候可以產生150萬億噸的恐怖推力,而且這還不是極限,如果放入特定的催化材料和石料進入反應爐,還可以短暫地讓發動機的推力提升到200萬億噸
有關于這個項目的各種細則羅列了一大堆,陳神看了沒多久,就開始選擇性地跳過。
雖然這些前所未有的恐怖數值聽起來很誘人,但是他現在十分清楚自己的任務。
他只是想搞定核聚變而已,不管是傳統意義的輕核聚變還是重核聚變。
他不想造一臺占地幾十公里,高度十公里的發動機,那玩意對于現在的地球來說有害無益。
他不想帶球跑,特別是這個球是地球,,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