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上首的自然是柔夷王,他大馬金刀的盤踞在精美的地毯上,一雙鷹似的眼睛高深莫測地掃視四周。凡是他目光所及處,眾人無一不謙卑地低下了頭,以示對他的敬畏。
柔夷王有許多女人,有的是他看上了自己娶的,有的是別人送的,更有是和別的部落聯姻,帶著人馬奴隸嫁進來的。
這些女人又給他生下了十幾個兒子,其中最有實力的有四個兒子。分明是長子大王子巴音,三王子烏恩,還有四王子沃達丹,七王子阿木爾。
長子是柔夷王最為倚重的,這次出征他不打算帶巴音去,而是留守后方。三王子烏恩母親出自另一個大部落,本來也是他最喜歡的兒子。可惜這個兒子先前做了一些他令他不悅的事,因此就淡了下來。不過他母族實力雄厚,在帳中還是有一席之地。
四王子烏恩平時不顯山露水,但是人穩重有謀略,而且對興朝習俗文化頗有涉獵,是一位興朝通,平時在族中很有聲望。
剩下的就是七王子阿木爾了,他是一位大力士力大無窮,更是草原上的神射手,擁泵無數。游牧民族最是崇拜這樣英武不凡的勇士,柔夷王也喜歡這位能征善戰的兒子,讓他率領自己的親衛軍隨侍左右。
至于其他的兒子不是還年幼,就是才干不足,或者是地位卑下,甚至沒有參事議事的權利。
柔夷族的大軍自然是要掌握在自己人的手里才好,而最值得信任的就是自己的兒子,三王爺和四王子都是手握大軍。
眾人對興朝一戰皆是躍躍欲試,這次是傾力一戰,他們就沒有想過失敗的可能,每一位王子都想成為先鋒軍取得頭功,是第一個進入北寧關的,好獲得最多的戰功和獎勵。
不僅是興朝有皇位繼承之爭,柔夷王也同樣面臨著地位被兒子取而代之的處境,只是不同于興朝的嫡長繼承制,柔夷族以實力為先,誰是哪個最厲害的,誰的功勞最大,誰就有可能成為下一代柔夷王。
畢竟柔夷族等游牧民族生存環境惡劣,一個能干聰明的王,守得住自己的牛馬奴隸,比什么規矩都更能立得住腳,也同樣能贏得族人的追隨。
草原上,自古以來都是強者為尊
柔夷族可沒有彼此謙讓的習慣,三王子搶先開口道“父汗,我愿為父汗先鋒,一定攻破北寧關,為您獻上陳國公的人頭。”
三王子不畏生死,敢于爭戰,柔夷王還是滿意的,他微微頷首,眼神里有著贊許。
他的目光又投向四王子,這個兒子一向沉默寡言,但是能力一向不容小覷,柔夷王對他還是重視的“沃達丹你呢”
沃達丹沉聲道“我也愿意做先鋒,為父汗開路。”
“怎么,沃達丹,你要跟我搶嗎”三王子烏恩不懷好意地瞇了瞇眼,挑釁道,“要不你我先來較量一下,誰贏了誰就來當這個先鋒將軍”
在烏恩眼里,沃達丹狡詐陰險,別看不聲不響的,卻最愛暗地里下手。上次被父汗知道他私下和興朝將軍有關系,交易軍資武器,惹得父汗不悅,這都是沃達丹搞得鬼。
他冷哼一聲,自己就不信其他的兄弟,包括沃達丹沒有和興朝私下聯系裝備自己部落的勇士,就是他沒有找到證據,要不然一定給沃達丹一個教訓不可。
這次又來和自己作對,他自信比沃達丹更壯更勇猛,有本事沃達丹憑本事打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