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高升,光華燦爛。
氣勢恢宏的大殿上,群臣山呼萬歲肅穆叩拜。
封宴高坐在龍椅上,扶手上凸起的圖案烙印他的掌心,底下的座位冷硬空曠,坐在上面的滋味并不好受。
垂眸望著底下看不清面目的朝臣,封宴劃過手心下的龍首這是屬于他的天下。
熙寧帝入殮,宣讀遺詔,封宴繼位為皇,接著就是國葬。
出乎朝臣的意料,新帝沒有表現出手忙腳亂的行跡,一切都是有條不紊的進行。封宴明明沒有入朝參政過,更沒有入六部歷練,但是對于其中各部門運作方式,還有各部官員的履歷了如指掌,一副游刃有余的樣子。
封宴的確沒有親身參與過朝政,但是他這些年一直在觀察,從各方面來了解整個朝廷的運行模式,雖然不是無所不曉,但是從一開始震懾一番老狐貍也夠了。
而且他從一開始就忙著將兵權收到手里,從太孫時期他就一直和各武將家的子嗣交好,還從他們手里扣出老兵組建軍事學院。
他透出幾許口風國家有動兵的意向,往后會重用武將,知道在新帝手里有建功立業機會的武將們頓時翹首以盼,熱切地圍在封宴身邊。
給自己打造了一道固若金湯的防線,封宴才舒了口氣,覺得心里有了安全感。
朝臣們還沒沒有回過神來,就被動地開始適應起封宴的作風。
這不是一個好擺弄的皇帝,一點也不像他年紀的稚嫩,也沒有年輕的浮躁,更不是如熙寧帝般的寬和仁慈,相反更有主見。
從國葬,到臨朝聽政,開恩科,調派官員,朝臣們還在扯皮,他三下五二的就決定好了。
新帝的口頭禪之一就是不要浪費時間,該決定的事情馬上決定,能辦的事就馬上辦,不能立即解決的事情就去想辦法。他不管朝臣之間的利益針對,不管派系問題,他要看到的是事情解決的效率,還有誰才是個能干的人。
如果官員無能,好,我給你解釋的機會,你要拿得出理由,沒有足夠的理由,就給你記一大過。超過三次,那好你的位置換人做。
一向慢悠悠慣了朝臣很不適應這種雷厲風行的做事風格,就像本來是懶散的騾子,現在逼得你成為日行千里的良馬,不想被撤了官職,只有跑得累出血。
這對于一心為國兢兢業業的臣子來說是一件好事,也更能體現他們的能力,但是對于某些悠閑懶散的官員來說,簡直是叫苦連天,太累了。
未及弱冠的皇帝正處于精力旺盛,可一夜不閉眼就上朝的年紀,朝臣們年輕的可不多啊
于是,在國葬三個月后,封宴接到了朝臣的奏折,請求立后,為皇室繁衍子嗣開枝散葉。
年輕人就是精氣太足了,還是沒有女人清心寡欲的緣故,陛下你還是封后納妃多去后宮放過我們吧
興朝的皇帝可沒有守孝三年的規矩,規矩對普通人是規矩,對于皇帝可以什么也不是
封宴挑眉,輕飄飄地回了一句朕還小呢,太早成親于身體不利,十八歲后再考慮成親。
朝臣們差點吐血,哪里小了,尋常人家男丁十四五歲就成親生子了。而且如今皇室嫡脈一個不剩,就皇帝一個人,你就不擔心子嗣凋零,不急著生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