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試三年一次,今年又是一個輪回,李世民已經查探好了舉子們聚會的地點。
你也想去
對,朝中重臣基本都有了站位,而一些有能耐的大臣也都各有各的想法,新入朝的進士既好掌控,又不乏本領。
胤礽有些猶豫,他們還尚未中得進士。
中了進士,你再去查探他的人品,已經太遲了,不等你下手,就已經被其他人拉攏走了。
春風溫和,氣候也很是適宜,李世民穿著一身便衣,踏進了一家酒樓。
他喝了一會酒,果真看見了自己想要等的人,“小二,再來幾瓶酒。”
關蒙看著對面身著淺色衣服的年輕男子一愣,隨后也笑呵呵地道,“小二,也幫我來幾瓶。”
李世民喝了一杯又一杯,如今世道變了,時代變了,酒的味道也變了,竟然有野史說不會喝酒,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胤礽靜靜地看著他喝,也許對方喝酒并不只是為了吸引關蒙的注意,而是想要借酒澆愁。
“小二,再來幾瓶。”
關蒙看著李世民的眼神幾乎要發著光,樂顛顛地湊了過去,“敢問公子貴姓”
何柱兒看見有人湊過來,幾乎下意識地就要攔在李世民旁邊,便李世民身后攔住了。
“姓李。”
“公子好酒量啊”
胤礽笑了笑,“家里管的嚴,平時也不會喝這么多,偶爾出來解解饞。”
關蒙一聽,拍了拍大腿,“同病相憐啊,我在家中也就只能喝那么一壺,如今進京趕考,倒是得空便來喝幾瓶。”
兩個人很快就聊了起來,從詩文韻腳,到人文地理,在李世民有意引導下,一瓶酒的功夫,關蒙就視他為知己好友了。
“遭了,我還要去赴約呢。”
“赴約”
“對,不是快要會試了嗎我們幾個已經中了舉人的好友便商量的聚在一起,互相交流交流,學習對方的經驗。”一般而言,同年也是互相攀交情的手段,在朝堂站穩腳跟之前,往往都會互相扶持。
李世民又喝了一口酒,“倒很是有趣。說起來,我連詩會都未曾參加過。”
關蒙一愣,“李兄未曾參加科舉嗎”
“未曾。”
關蒙了然,對方看著便不是尋常人家的子弟,怕是家里早早安排了門路,“李兄,你不如與我們一道吧”
李世民有些猶豫,“我怕是去了不大好。”
關蒙一把拉住了他,“走了,有什么不好的。”
文人之間的聚會大多是在小亭或者高山流水之處,李世民和關蒙一過去,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只是他們看著李世民的目光都帶著審視和不滿。
“這是李兄,我的至交好友,他雖不曾參加這次科舉,卻是通曉古今,滿腹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