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龍泉寺的路上
龍泉寺。
羅文靜走出龍泉寺的寺廟門,她一臉的平靜。
對于羅文靜來說,生活當中,總是有著一些事兒,是她感到溫暖的。在龍泉寺這個地方,她依舊看到了一些事情,她感受到了寺廟的善舉。佛門圣地,本就是一個神圣的地方。
不同的地方,羅文靜有著一個自己的想法。那就是上香祈福。
羅文靜,信佛。羅文靜,信基督教。作為家中的一員,羅文靜在這個方面上,做的可謂是很是到位。在羅文靜看來,生活當中,兒子和丈夫平平安安的,健健康康的,是任何事情都無法比擬的。
家庭生活當中,人們在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羅文靜在家中,依舊是在扮演者,扮演者賢妻良母的角色。這個角色,對于羅文靜來說,也是一個不怎么好扮演的角色。
從天津起,羅文靜就像去寺廟里祈福,只是沒有機會。一個方面是剛剛下船,要適應一下,調整一下旅途的疲憊。另外的一個方面,就是要調整一下,調整一下心情。去寺廟,在羅文靜來看,不是一個簡單的事兒。
無論是從心里還是從衣著上來說,都是要虔誠的。一個淳樸的心靈,是去寺廟祈福的前提。也正是因為有著這個樣子的前提,對于羅文靜來說,去寺廟,才變得有意義。不僅是對于羅文靜而言,對于其它的信徒來說,也是如此。
一個虔誠的心,是眾多佛教信徒的心理。除了要心理上虔誠之外,還要穿著樸素。佛門圣地,不是攀比之地。在穿著上,要注意到一點,就是樸素。可以穿著綾羅綢緞,但是不能夠顏色太過于招搖和讓人覺得太艷麗
龍泉寺,位于京師的西北,在西山鳳凰嶺山腳下。
龍泉寺,是一座漢傳佛教寺院,始建于遼朝應歷年。
“施主,請慢走。”小和尚,說道。
他的臉上,帶著一份陽光之色。這份難得的陽光之色,將他臉上那份泛黃的膚色,給映蓋而住。這個小和尚,看上去狀態還是不錯的。是的,這個小和尚看上去狀態是不錯的。
“謝謝。請留步”羅文靜,說道。
小和尚,將羅文靜送到了山門前,然后停下了腳步。對于羅文靜來說,生活當中,總是有著一些事兒的。有時候讓人覺得是這個樣子的,有時候讓人覺得是哪個樣子的。這個小和尚,停下了腳步,目送女施主離去。
今天的羅文靜,在寺廟里,捐贈了一些錢。這個,是小和尚見到的。另外,寺廟的情況,小和尚也知道,開辦了一個私塾,供給著一些流浪的孩子們,需要一些開支。
山門前,羅文靜的身影漸遠。
小和尚按照行堂的意思,在山門前送女施主。此刻,看不到女施主了,小和尚才轉身離去。對于小和尚來說,他所目擊之處,已是女施主離開之處。
“走了,走了,真是一個好心的女施主。”小和尚,說道。
他一邊言語,一邊說著轉身。對于小和尚來說,他要做的事兒,很是簡單。送走了女施主,他要去做今天的功課了。
山門前,兩株柏樹,有些年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