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拍完,蘇酥趁著空余時間認真編輯剪輯了一下,視頻剪輯并不難,蘇酥半個小時就搞定。
蘇酥把小可愛吃貨蕓蕓的吃播視頻剪到了最末尾,畢竟可口精致的美食只有看過用餐者的反應才能取決這美食是否真的誘人
小蕓蕓的吃播,蘇酥肯定會讓她制作的輔食看起來更加美味。
視頻剪好,蘇酥又下載了一個比較火的短視頻軟件,名叫每日頭條,注冊了賬號,通過了實名認證,蘇酥把視頻上傳,之后,也就沒再管了。
她打算做兩部分視頻內容,一部分記錄自己美容健身,一部分美食分享,美食分享中包括小蕓蕓的吃播。
為她以后的發展先打下基礎
做完這一切,蘇酥接到蘇父蘇母電話,他們已經到了帝都火車站,蘇酥要在家里帶蕓蕓,也不方便去接他們,只好讓他們叫輛車,注意安全
剛打完電話,蘇酥便聽見廚房叮叮當當的響聲,蘇酥跑出去一看,竟然是于哲,他買了一大堆菜,正手忙腳亂不知道在廚房干什么
蘇酥走過去,“你買這么多菜做什么”
于哲臉色窘迫,有些不好意思開口,“爸媽不是今天要來嗎我也沒孝敬過他們,我就想著買點菜親自做一頓飯給他們吃”
蘇酥眼中閃過驚訝,揚眉問,“你會做飯而且你怎么知道我爸媽要過來”
首發網址oqiu
“無意中聽見你打電話,我是不會做,但不是還有時間嗎,我想著對著菜譜先練一練,應該沒什么問題”
“臨時抱佛腳你太小看中華美食了”蘇酥冷聲嘲諷。
于哲竟沒反駁也沒生氣,只是笑了兩聲尷尬的低下頭沒說話。
自從出院后,于哲對于蘇酥的冷嘲熱諷和要求都是一副忍讓和盡量滿足的態度。
這么大的改變,肯定對自己有所求。
想到網上對他們母子的謾罵還有于哲待業在家的狀態,蘇酥一猜就猜的到于哲是為了什么。
電視臺的那位美女記者已經跟蘇酥打過了好幾次電話,希望對她家庭進行第二次采訪,他們這個節目的宗旨就是“了解民生生活,解決民生問題”走進老百姓家里,了解他們的生活和矛盾,然后還請了專家組幫老百姓解決家人們之間的矛盾情感問題。
第一次采訪蘇酥不過是進行了簡單了解,在電視臺上報道,確定了蘇酥與家人之間的矛盾和情感問題能引起火熱話題度,他們便會請求第二次合作采訪,第二次采訪就不是那么簡單,他們會安排攝影團隊和善于解決家庭矛盾的專家進駐采訪者家里,進行為期一個星期的拍攝,了解家庭矛盾問題,專家會一個個與被拍攝家人進行溝通,然后給出解決方案,再進行實施,實施期間會再次進行拍攝和溝通。
這一套程序下來,夠電視臺播放好幾個星期了。
很顯然,于哲也知道帝都四套家長里短這個節目的采訪流程,也知道電視臺的工作人員一直與自己溝通進行下一步的拍攝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