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獲取存在感已達上限!”
“請注意,今日無法獲得更多存在感。”
看到這行提示文字的瞬間,半透明面板上的存在感數值也被卡死在了“99”點整這個數值上。
喬奈的眼角不禁稍稍一跳。
出現這條信息,他不意外,或者說,早在他發現自己獲得的“存在抹除”能力時,就有所猜測。
要知道,以喬奈現在的狀態。
假若沒有出現這條“限制”,那么理論上來講,只要他足夠肝,就可以用時間,硬生生地把自己的存在感數值給堆上去!
一場英雄聯盟對戰,平均耗時大概半小時左右,動用“存在抹除”技能幫助的話,那喬奈可以通過他的表現收獲大約15到20點存在感數值。
“大量肝英雄聯盟游戲,獲取存在感,用他賺取到的存在感中的一部分發動能力,再去繼續肝英雄聯盟!”
只需如此循環這個過程,一套“永動機”的模型便被建立了起來。
眾所周知,任何合理的物質構成的世界體系中,“永動機”都是不可能在邏輯和現實中成立的產品,因為這種存在不夠“合理”。
世間萬物的運轉,都必須遵守他們應契合的規則,這就是一種形而上的“合理”。
死人,依舊能在世間行走,這不合理,故而需要消耗喬奈的存在感數值。
喬奈他并不笨,恰恰相反,他在去世之前的身份是華國內某知名高校的在讀學生,智商硬件配置足夠跟得上,所以他能在“亡者復生”后的短短三天時間內掌握清楚狀況,并且琢磨出這套行之有效的自救方案。
同樣的道理,因為喬奈采取的方法過于直接,所以效率相對較低,甚至,頂多算是維持了個“收支平衡”。
別的不說,他今天連續錘了兩場英雄聯盟,然后寫了幾份“特制”的外賣訂單備注,這些操作下來便令得當日可獲得的存在感達到上限。
99點,相較于喬奈開始嘗試之前的53點,半天時間僅僅恢復了46點存在感數值。
46點存在感,這個數字看起來不算小,但若要跟“開銷”比起來的話,那是真的不夠看!
完全不夠看!
簡單舉個例子做對比:
喬奈若是離開網咖的這個無人注意的角落到外面,即使他什么都不做,只是待在大街上,存在感數值消耗速度也會高達每小時5點。
換而言之,46點存在感,連1天時間都撐不住就會被耗盡!
……
“得想個辦法,總不能天天待在這個網咖的角落里茍活,那跟死人也沒什么區別!”
有幸完成“亡者復生”的壯舉,喬奈自然不愿意被困在這里,畢竟按他的年齡,現在還是大好的時光才對。
不過想要沒有后顧之憂地前往“外界”,喬奈不得不準備的就是充足的存在感。
否則的話,中途存在感耗盡然后整個人瞬間蒸發,那可就不好玩了。
“那么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得搞明白,這個存在感的獲取,還有它的上限,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機制!”